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大棚葡萄种植技术变革为农业提供发展新动力

大棚葡萄种植技术变革为农业提供发展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11-28 17:45:5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0)  评论:0   赞:0
[导读]云计算、农业大数据让农业经营者便捷灵活地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等,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打药,避免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

    实现绿色化,推动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智慧农业作为集保护生态、发展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对农业精细化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农业节水灌溉,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即保护好青山绿水,又实现产品绿色安全优质。

    葡萄温室大棚该如何管理?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呢?

    一、棚内高温高湿环境极易引起葡萄徒长。

    1.控制温、湿度。

    催芽期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90%以上,以后温度提高到25℃~30℃,湿度降到60%~70%,特别是5~6片叶时应相对干燥。

    2.合理修剪。

    及时抹芽、除副梢,对旺枝进行多次摘心,并压平生长,也可对其环剥,冬剪采用中短梢修剪,适当应用长梢修剪。

    3.合理施肥。

    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二、坐果率低葡萄徒长削弱了其生殖生长,在控制好徒长的基础上,通过开关通风口加大通风量,擦洗棚膜上的水珠、尘埃,增强膜的透光。

    有条件的可采取人工补光(用3根60瓦日光灯并联悬在植株上45~60厘米处,每天补光2~3小时),提高葡萄的净光合效能,促进葡萄坐果和果实发育。

    三、着色差增加着色度应从提高葡萄营养水平和改善光照两方面着手。

    1.提高营养水平。严格控制产量,确保合理负载,亩产控制在1500公斤,保证壮枝结果且以1枝1穗为好。

    2.及时排湿。及时排湿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顺利进行,提高叶片的光合产物。

    3.增加光照。枝蔓适时上架,副梢及时、合理摘心,防止枝蔓间的遮阴和棚内郁闭,以利增加光照。着色期摘除遮光叶、疏除遮光枝等均可促进着色。

    4.喷着色增糖剂。部分果粒转色期,喷150~300倍着色增糖剂,4~5天开始着色,6~7天后全面着色。

    四、萌芽、抽梢不整齐。

    一般采用中长梢修剪,并剪在饱满芽处。多留结果母枝,以便萌芽后抹除相差太大的枝梢。选留下萌芽大体相近的枝梢。

    五、药害发生偏重。

    主要有褐斑、霜霉、黑痘和白腐病,棚内高温多湿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原因,除催芽期外应加强通风降湿。葡萄棚室管理中病害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定时喷布杀菌剂并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