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水产养殖户让“多事之秋”成为“丰收之秋”

水产养殖户让“多事之秋”成为“丰收之秋”

发布时间:2016-11-26 16:36:59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2)  评论:0   赞:0
[导读]9月7日“白露”节,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养鱼户都知道“大麦黄、白露心”是两个鱼病暴发关键期。是因为这两个时期昼夜温差大,水体对流强烈,水环境易产生剧烈变化,此时的水温也适宜有害菌繁殖。水温…

  7日一大早,渔业科技入户首席专家韩克清就来到韩桥乡的示范户张其金的塘口,在检测养殖塘口水质并详细了解养殖管理情况后,给出如下建议:

  1、多开增氧机。因白天和晚上温差大,鱼塘的水温也开始发生变化,鱼塘水温变化后,根据水的特性(4℃密度最大)鱼塘中的水会形成上下对流,鱼塘底质中大量有机质会消耗氧气。因此需要多开增氧机,尤其夜间开机时间宜延长。

  2、水质改良问题。因6、7、8三个月鱼的生长旺季中,鱼塘里投入了大量的饲料肥料,因此鱼塘中会有很多养殖动物的排泄物,还会有存留在池塘底质的残饵、粪便等,这些残饵粪便会不断发酵,不仅消耗水中氧气,还会生成超标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所以水质改良成为最急需处理的问题。①是改底,②是降氨氮、亚硝酸盐。

  3、掌握投饵原则:①傍晚后和清晨前多喂,烈日条件下少喂;②投饵1.5小时后,空胃率超过30%适当多喂;③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时少喂;④天气晴好时多喂,大风暴雨、寒流侵袭(降温5℃以上)时少喂或不喂;⑤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时少喂;⑥池内生物饵料充足时可适当少喂。要抓住鱼生长的最佳时机,适当提高饲料率。同时:每15天拌药饵(三黄散+芪参免疫散)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4、及时出售。塘里的水产品在9月份能够达到上市规格的,建议及时出售。理由是:①9月中旬是“中秋节”,中秋出鱼可以赶上好行情,卖个好价钱;②降低鱼塘的载鱼量,降低养殖风险;③出鱼后,有利于存塘鱼的快速生长。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