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江淮冬麦区应对寒潮降温技术指导意见

江淮冬麦区应对寒潮降温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6-11-25 10:32:4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79)  评论:0   赞:0
[导读]当前,江淮冬麦区小麦处于越冬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1-25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雨雪、大风、低温冰冻天气过程,江淮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至-10℃左右。该区域小麦越冬期生长活动减弱,具备抵…

  当前,江淮冬麦区小麦处于越冬期。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强冷空气影响,1月21-25日南方地区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雨雪、大风、低温冰冻天气过程,江淮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至-10℃左右。该区域小麦越冬期生长活动减弱,具备抵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加之各地土壤墒情普遍较好,可以缓冲寒潮降温的影响,对小麦生长影响总体有限。据专家分析,此次寒潮降温将多以叶片受冻为主,早播旺苗和晚播弱苗叶片受冻可能偏重,但基本不会造成分蘖节冻死;部分播种质量差、渍害严重的麦田,冻害程度可能较重。

  针对江淮地区小麦苗情长势和天气变化影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研究制定江淮冬麦区应对寒潮降温技术指导意见,提出以“防冻保苗、排水降渍、促进转化”为重点,切实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实现保苗安全越冬。

  一是及时查苗情查灾情。寒潮降温过后2-3天,组织技术人员实地调查麦苗受冻情况,重点是叶片受冻、幼穗受冻、分蘖节死亡等不同冻害征状的比例与严重程度,掌握受灾的重点区域,为因地因苗搞好灾后生产指导提供依据。

  二是适时开展镇压防冻。对秸秆还田量大、冬前镇压不到位、表土层疏松的麦田,抓住冷尾暖头的有利时机,在无霜冻晴天上午、土壤墒情适宜时,适度开展镇压,使根土密接,提高保暖防冻能力。也可以采取增施农家肥、均匀覆盖秸秆等方式防冻保苗。

  三是抢排田间积水降渍。雨雪过后,及时清理田间沟系,保持沟渠通畅,排除田间积水。特别对免耕播种又未及时开沟或沟系不配套的麦田,抓住晴好天气,及时开好内外沟,将开沟泥土抛洒均匀,覆盖住裸露籽粒,减轻冰冻和渍害的双重影响。

  四是搞好肥水管理促生长。对叶片受冻超过1/2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20%-30%的麦田,亩追施5-7公斤尿素。对地上部叶片完全冻死但分蘖节正常、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30%-50%的麦田,亩追施8-10公斤尿素。对基肥施用量不足的晚播弱苗麦田、渍害严重发生的僵苗麦田,及时追施15公斤左右三元复合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