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生物防治或将取代70%杀虫剂产品

生物防治或将取代70%杀虫剂产品

发布时间:2016-11-25 10:18:4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29)  评论:0   赞:0
[导读]自农业部提出2020年农药零增长目标以来,全国各地农业部门都紧抓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防控技术,受到人们的大力关注,经研究表明生物防治已经可以取代70%杀…

自农业部提出2020年农药零增长目标以来,全国各地农业部门都紧抓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积极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防控技术,受到人们的大力关注,经研究表明生物防治已经可以取代70%杀虫剂农药产品,未来生物防治技术前景十分良好! 

  大自然总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有害虫,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敌。“农业生产中对天敌昆虫的大面积应用,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都比较普遍,而在发展中国却用的相对较少。”8月28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在国家天敌昆虫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指出。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已经摆脱了对于农药的过度依赖,广泛使用天敌昆虫开展绿色防控。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有230余种天敌昆虫实现了产业化,商品化生产天敌的公司超过500家,西欧国家90%的设施作物都在使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产品防治害虫。而不发达国家是因为农药工业尚未建立,农民用不起农药,只能用天敌昆虫防治。 

  改革开放前,由于农药工业不发达,我国也曾广泛使用天敌昆虫,比如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但随着我国农药工业的不断壮大,天敌昆虫用得越来越少。“目前,我国农作物害虫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平均每年防治面积达到45亿亩(次),化学农药用量高达45万吨(商品量),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只占23.1%。这造成害虫抗性不断增加,农药用量越来越多的恶性循环,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种植司副司长陈友权说。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天敌昆虫的应用有了大幅度提升。我国是世界上赤眼蜂、蚜茧蜂、蚜小蜂等天敌昆虫应用面积最大、防治成效最显着的国家之一,每年释放赤眼蜂面积5600万亩、蚜茧蜂1100万亩、蚜小蜂200万亩。“经过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替代70%的化学杀虫剂使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敌昆虫研究室王苏博士说。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