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小西瓜 大产业 能致富

小西瓜 大产业 能致富

发布时间:2016-11-24 17:36:4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0)  评论:0   赞:0
[导读]郝建是台头镇的西瓜种植大户,在他承包的设施大棚里,满棚的秧苗已经开始坐果。 “一年种两季,春天种西瓜,秋天种蔬菜和一小部分西瓜。这样一个棚纯收入,现在,春季能达到一万多,秋季能收七、八千块钱。”郝建说,…

  郝建是台头镇的西瓜种植大户,在他承包的设施大棚里,满棚的秧苗已经开始坐果。 “一年种两季,春天种西瓜,秋天种蔬菜和一小部分西瓜。这样一个棚纯收入,现在,春季能达到一万多,秋季能收七、八千块钱。”

  郝建说,自己从2007年开始种植冷棚西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三百多亩地,七十多个棚。今年五月份,镇里打算举办西瓜节,眼下他正在加紧管理,并实验在部分大棚里采用一些模具,给正在生长的西瓜定型。将来他的大棚里不仅能生产出圆形的西瓜,还会有方形和菱形的礼品西瓜。

  台头镇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的西瓜尤其出名。数百年来,台头西瓜的种植模式传统单一。2006年,镇农委帮助瓜农从山东省引进了冷棚嫁接西瓜技术,破解了长期以来西瓜重茬病害严重,制约西瓜扩大经营的瓶颈,农户种植收入大幅度提升。台头镇农委主任郝润祥说:“大棚西瓜终究是设施农业,基本无风险,只要管理到位,收入相对稳定。而且效益比陆地西瓜高的多,近两年都在2元钱左右一市斤,一亩地能产7、8千斤,所以说2亩地的棚一年销售好了都能卖到3万元左右,一年如果种两茬,不管是瓜瓜连坐,还是瓜菜连坐,效益都是很客观。比蔬菜和其他农作物收入要强很多。”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西瓜种植模式也在不断增加,暖棚、冷棚、小拱棚及陆地等多种模式交叉种植,实现了西瓜错期上市。郝润祥说:“一般陆地西瓜早上市能卖到一块多钱,正常情况下每亩6、7千斤,如果管理好了,一亩地平均达到5000,而且能覆薄玉米,每亩地还能产1000斤一亩,所以在农产品来说,陆地种植来说,它是收入效益最高的,每亩地平均收到4、5千。”

  为了让人们吃到优质的台头西瓜,他们大力实施“精品西瓜”项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生产模式,并制订了《台头西瓜标准》。郝润祥说:“在种植上,也是按照《天津市台头西瓜标准化生产》的标准生产,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按照标准生产,一标生产,这样基本上上市的西瓜都是优质的而且还是无公害的。”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有,台头镇以镇政府牵头成立西瓜协会,会员是18个村的集体会员,其中包括3000多个个体会员,六家西瓜合作社。通过所有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带动整个西瓜产业的发展。

  今年,台头镇政府将在5月中旬举办西瓜节,进一步扩大台头西瓜的品牌影响力。郝润祥说:“考虑到有地理产品标志的金子招牌,将来也要发展壮大西瓜产业,年初也制定了一个西瓜的发展规划,在扩面的基础上增加设施面积,力争在五年之内,增加设施面积五千亩,增加陆地面积一万亩,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格局,这个设想如果实现后,效益和产值都能翻番。”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