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湖北荆州“稻虾连作,一田双收”促转型

湖北荆州“稻虾连作,一田双收”促转型

发布时间:2016-11-22 17:38:5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66)  评论:0   赞:0
[导读]荆州市有悠久的种稻历史,发展水田综合种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近年来,该市以“稻虾连作,一田双收”为代表的种养模式正引领传统水田农业的转型升级。“稻虾连作”拉动稻田综合种养水田综合种养模式源于早期的…

  荆州市有悠久的种稻历史,发展水田综合种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近年来,该市以“稻虾连作,一田双收”为代表的种养模式正引领传统水田农业的转型升级。

  “稻虾连作”拉动稻田综合种养

  水田综合种养模式源于早期的稻田养鱼,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倪达书研究员在武汉东西湖开展稻田养鱼实验,80年代正式提出了稻鱼共生的理论。本世纪初,潜江市农民尝试在稻田里放养小龙虾,通过多年摸索,发现在低洼田里中稻收割后投放小龙虾,利用稻蔸作为饵料,次年5月前捕捞小龙虾,接着再种植水稻这种模式最适合,而且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可观的收入、典型的示范带动了小龙虾稻田养殖的快速发展,并被总结为“稻虾连作”模式。

  近年来,小龙虾餐饮、加工和出口市场持续火爆,水田综合种养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江汉平原方兴未艾。并由此衍生出“鳅稻共作”“鳖虾鱼稻共作”等多种水田综合种养模式。至2015年底,荆州市已发展水田综合种养面积151万亩,产出水产品14.6万吨,极大地促进了农户增收。

  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凸显

  由于“共生共育”,产出来的“稻”“虾”,都是安全放心的产品,其市场价格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生态。水田综合种养遵循了自然规律,创造了稻鱼共生共育的生态环境,自然达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的目的。养好虾必须有好水,水田综合种养正好防止了水污染现象的发生。

  稳粮。水田综合种养“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水”,选择低湖冷浸田作为发展重点,在水田四周开挖1.5米以上深的水沟,虽然水稻栽播面积减少12%左右,但由于回形沟能降低水位,有效实施晒田,增加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能够达到稳定稻谷产量的目的。

  增收。“稻虾连作”模式,一般可以亩产稻谷600公斤以上,小龙虾100至150公斤,纯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是单纯种稻收入的3倍以上。监利县柳湖村黎先进、茭牌村徐新春稻虾模式年亩平纯收入分别为4923元和3437.5元。公安县麻豪口镇月湖村,全村412户有350户从事稻虾种养,两口之家20多亩水田就能实现10至20万元的年收入。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