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安徽阜阳:大棚葡萄里藏着兄弟俩的家乡梦

安徽阜阳:大棚葡萄里藏着兄弟俩的家乡梦

发布时间:2016-11-22 17:27:4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9)  评论:0   赞:0
[导读]即使没有什么事,颍州区三塔镇张寨村陈庄中心村的赵勇和赵学广兄弟俩,也会到葡萄园里转转。他们喜欢蹲在地头,看着从外地带回来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直到结出一串串葡萄。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兄弟俩,终于回到了家…

  即使没有什么事,颍州区三塔镇张寨村陈庄中心村的赵勇和赵学广兄弟俩,也会到葡萄园里转转。他们喜欢蹲在地头,看着从外地带回来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直到结出一串串葡萄。

  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兄弟俩,终于回到了家乡的这片土地,用学到的技术,带领着100多户村民一起种葡萄,“和家乡人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外多年,从贩卖到自己种

  葡萄园旁的几间活动板房,是赵勇和赵学广两家人最常待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觉得“比在外面睡得香”。

  2012年之前,赵勇和赵学广一直在外漂泊。在浙江打过工,卖过水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接触到一名瓜农,两兄弟一合计,干脆就在外地种瓜。

  “种瓜比卖瓜挣钱多了,风险也小。”为省钱,他们很少雇人,都是自己忙活。

  只有初中学历的赵勇,白天干活,晚上看书,“想闹明白如何才能高产”。

  十多年里,兄弟俩辗转多地,种西瓜、种葡萄,两家人挤在出租屋里,家乡“成了几年不回一次”的地方。

  回到家乡,种植大棚葡萄

  看着渐渐高过自己的儿子,赵勇决定回家,虽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他觉得“只有家里,才让人更踏实”。

  回到家乡后,赵勇和赵学广开始租地、种植大棚葡萄。

  赵勇介绍,大棚葡萄虽然成本有些高,但产量高、风险小,不仅能预防雨水灾害,还能防止鸟、虫的侵袭,种出的葡萄味道更好,“但因为不懂技术,老家种的还不多”。

  2012年,赵勇和赵学广共承包了百余亩土地,投资260多万元,种植了从外地带回的10多种葡萄。

  兄弟俩每天早上睡不过5点,成天趴在地头,如今,葡萄架下,终于挂上了一串串的葡萄。“预计亩产3000斤左右,每亩毛收益4万多元;明年亩产可达5000斤左右。”

  带领百余户村民一起种葡萄

  联系好了超市、组织市民采摘,赵勇和赵学广从不为葡萄的销路发愁,他们的希望是更多人一起种植大棚葡萄。

  现在,正值葡萄采摘季,赵勇的手机响个不停。他的车也总是忙个不停,从一处葡萄园,跑到另一处葡萄园。

  联系他的人,都是一起种葡萄的村民。几年前,他们成立了“赵学广葡萄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10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达700多亩,“谁家葡萄有了问题,我都会过去看看”。

  明年,兄弟俩还打算再种植200亩葡萄。“希望更多人一起种,让我们家乡的葡萄也能‘走’出去”。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