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我国优质高产节水小麦育种有待加强

我国优质高产节水小麦育种有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6-11-18 14:28:1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5)  评论:0   赞:0
[导读]“目前,我国优质和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还不能很好满足生产需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发表上述看法。刘旭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小麦连年丰收,新品种在…

   “目前,我国优质和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还不能很好满足生产需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发表上述看法。

   刘旭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小麦连年丰收,新品种在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产麦区普遍实现了1~2次品种更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的“济麦22”和河南的“矮抗58”。但近几年小麦生产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对新品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如2013年安徽北部和河南南部在4月中旬出现极端低温,导致约3000万亩小麦严重减产;2014年5月底至6月初,黄淮麦区连续出现35~38摄氏度高温,导致河北等地严重减产。二是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赤霉病已成为黄淮麦区最重要的病害,2012年严重发病面积约1.5亿亩,近三年黄淮局部地区也相当严重;2014年纹枯病在河南普遍发生;出现了致病性强、发展速度很快的条锈病新小种V26,使我国主产麦区广泛应用的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被寄予厚望的Yr10普遍丧失抗性,人工合成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和贵农号品系已丧失对条锈病的抗性;2015年叶锈病在主产麦区相当严重。第三个就是重产量轻品质的问题。      乔地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