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坚持科技创新 引领种业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 引领种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18 13:18:2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31)  评论:0   赞:0
[导读]——四川中正科技水稻“两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已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是长江上游第一家育成…

——四川中正科技水稻“两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

     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已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是长江上游第一家育成的杂交水稻的两系不育系,它填补了长江上游水稻两系不育系的空白,是水稻育种的又一重大突破。用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配制的杂交组合“正两优825”,于2015年1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29。

     水稻两系不育系 “正67S”由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用广亲和性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分别做母本和父本与优质、抗倒籼稻粤香占和优质、抗病粳稻秀水47复合杂交 (培矮64S/粤香占//秀水47/培矮64S),经过10余代南北穿梭育种的加压选择,成功的培育出了育性转换起点温度较低、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抗病性及抗倒性强、产量配合力高、米质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秀的水稻两系不育系。

     1、米质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正67S的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达到国家级或部颁一等稻标准,米质综合指标达部颁三等食用稻等级,用正67S所配的杂交组合均表现较优的米质。

     2、异交习性好,制种产量高:

     经调查正67S柱头外露率62.5%,小面积制种异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

     3、配合力强:所配组合正两优825在国家晚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均比对照汕优4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用正67S配制的多个组合在品比试验中均比对照辐优838增产5%以上。

     4、抗逆强:所配组合正两优825在国家晚籼中迟熟组区域试验中表现抽穗期耐冷性中等,生产试验观察耐冷性较强。

     5、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在配组上选用直链淀粉适中的父本进行测配以获得品质更优的杂交后代。

     6、利用前景:优质兼顾高产两系杂交稻配制:用正67S所配的组合多为中熟组合,在每亩移栽1.25-1.5万穴条件下,有效穗数14.6-19.0万个,每穗实粒数132.9-151.3粒,结实率83.6%-88.5%,千粒重25.3-31.0g,产量593.8-632.0kg/亩。表现抗病性及抗倒性强、产量配合力高、米质较优。

     中、低直链淀粉型专用水稻配制:2011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正67S直链淀粉含量13.4%,为低直链淀粉类型,所配制的正两优825直链淀粉含量为20.8%。由此可以看出,用正67S较易配制出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两系高产杂交稻,工业上可用于酿酒、酒精提炼等。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与利用,使我国水稻杂交优势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中、下游得到广泛利用,不仅使农民增产增收,还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研究育成的杂交水稻两系不育系“正67S”,是四川水稻育种研究又一重大新突破,这标志着中正科技在自主创新育种研究方面又一次新的跨越和新的提升,对国家粮食安全又作出了新的贡献。

     施尚泽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