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大豆耐逆分子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大豆耐逆分子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6-11-18 12:48:0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1)  评论:0   赞:0
[导读]大豆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其生长发育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影响。所以耐逆分子机制研究对于增强大豆耐逆性,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在前期的研…

   大豆是植物油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其生长发育受到多种逆境胁迫的影响。所以耐逆分子机制研究对于增强大豆耐逆性,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和陈受宜研究组在前期的研究中鉴定到一系列大豆miRNA。该研究发现在这些miRNA中,miR172a的表达受盐胁迫诱导。利用大豆毛状根转化体系,对miR172a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毛状根中过表达后显著增强大豆的耐盐性。一系列实验发现miR172a通过切割降解靶基因SSAC1,解除其蛋白对硫胺素(维生素B)前体合成酶基因THI1启动子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THI1表达,提高硫胺素合成,进而增强大豆耐盐性。此外,通过嫁接实验发现miR172a可以作为长距离信号分子从大豆转基因毛状根转运到地上部并调控靶基因及下游基因的表达。这一研究对于揭示大豆耐逆机制、改善大豆耐逆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科文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