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中化集团建造“现代农资航母”

中化集团建造“现代农资航母”

发布时间:2016-11-18 10:31:0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69)  评论:0   赞:0
[导读]1.8万斤、2.4万斤,再到2.8万斤!每垧玉米的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站在油绿的玉米地里,吉林松原市善友乡农民杜志彬感慨地说,“多亏了‘双增二百’,一垧地能多种1万多株,过去根本不敢想。”“双增二百”,是中化化肥…

  1.8万斤、2.4万斤,再到2.8万斤!每垧玉米的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站在油绿的玉米地里,吉林松原市善友乡农民杜志彬感慨地说,“多亏了‘双增二百’,一垧地能多种1万多株,过去根本不敢想。”

  “双增二百”,是中化化肥参与的东北玉米科技提升行动,亩均增产200斤,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今年在东北地区推广6000万亩,到“十二五”末,东北2亿亩玉米将有一半实现“双增二百”目标。

  经过10多年市场化转型,中国中化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农业投入品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央企。

  在种子领域,投入50多亿元建起了国家级种子生命科技中心,依靠商业化育种模式,加快育种进程。在化肥领域,率先引进控释肥料技术实现产业化,先后开发出有机肥、生物碳基有机肥、新型缓释长效肥等新品。在农药领域,致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新农药,开发推广应用的农药占到国内主导品种40%以上。

  “服务创造价值”,中化在最有价值的环节上强化竞争地位,向产业服务型转型。“只有真正心系农民、服务农民、让农民得实惠,中化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市场的青睐。”中化集团总裁刘德树说。

  “过去肥大水大,钱没少花,但产量就是上不去。去年王老师手把手指导后,才知道深施、科学施肥的好处。”吉林扶余县农民刘少青成了中化化肥吉林分公司总农艺师王殿志的忠实“粉丝”。到“田间学校”讲课,如今是王殿志的家常便饭。从2011年开始,中化化肥陆续在20多个省开办了1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受益农户达到30万户以上。中化还创新性地开展远程视频诊断,将“现场服务指导”延伸至广袤田野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中化集团构建起覆盖全国95%以上耕地面积的综合性农资分销与服务网络,为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年年种玉米,今年大不同。”甘肃省张掖市党寨镇村民秦彪说,以前种一亩地也就落个七八百元,现在土地流转后,光地租一亩就有1060元。今年起,中化集团中种公司在河西走廊地区与各级政府合作,采取“制种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新模式,打造高标准国家级玉米精品制种基地。目前流转土地面积达6800亩。

  市场化转型孕育了“新中化”,如今,投身第三次创业的中化人还将坚定地走下去。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