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水稻移栽后注意水量控制

水稻移栽后注意水量控制

发布时间:2016-11-16 15:20:3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1)  评论:0   赞:0
[导读]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水稻插秧后,由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此时,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建立水层,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水稻返青后,应把水层控制…
    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水稻插秧后,由于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较弱,此时,外界气温高、风大,叶片的蒸腾作用比较大。因此,插秧后,应立即建立水层,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水稻返青后,应把水层控制在3-5厘米浅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地温,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或者水稻返青后采取间歇灌溉,即一次灌3-5厘米浅水,待自然落干,等到脚窝有水、田面无水时再灌一次水,如此循环。

    晒田晒田不但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能力,达到壮根壮秆、抗倒伏的作用。一般在6月末到7月初,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蘖终止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及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要撤水晒田5-7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至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为度,这样对水稻植株可起控上促下、促进壮秆的作用。

    防止漏水水田池埂应经常检查,防止漏水。漏水会造成除草剂效果差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导致别的地块贪青,而该稻田又长得不好。另外还会加深其它稻田水层,引起池埂连锁毁坏等。因此,水稻插秧后,要经常检查修补池埂。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