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田晒田不但可以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能力,达到壮根壮秆、抗倒伏的作用。一般在6月末到7月初,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蘖终止时,要对长势过旺、较早出现郁闭、叶黑、叶下披、不出现“拔节黄”及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要撤水晒田5-7天,相反则不晒,改为深水淹。晒田至田面发白、地面龟裂、池面见白根、叶色褪淡挺直为度,这样对水稻植株可起控上促下、促进壮秆的作用。
防止漏水水田池埂应经常检查,防止漏水。漏水会造成除草剂效果差和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施肥后的肥水流入其它稻田,导致别的地块贪青,而该稻田又长得不好。另外还会加深其它稻田水层,引起池埂连锁毁坏等。因此,水稻插秧后,要经常检查修补池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