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应城大孔村:稻草比谷子值钱

应城大孔村:稻草比谷子值钱

发布时间:2016-11-16 14:46:2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27)  评论:0   赞:0
[导读]一间房,一架绞草机,一把椅子,一堆稻草,组成了一个小型草绳加工厂。一亩地,500公斤秸秆,可编250捆草绳,能有750元至1250元收入。一个普通工,一天编50捆草绳,一个月收入4500元至7500元。“行情好的时候,在我们…

  一亩地,500公斤秸秆,可编250捆草绳,能有750元至1250元收入。

  一个普通工,一天编50捆草绳,一个月收入4500元至7500元。

  “行情好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稻草比谷子还值钱,就是现在一亩稻草加工的收入也抵得上谷子的收入。”3月8日,应城汤池镇大孔村16组村民张腊字一边熟练地“喂草”、拉绳,一边介绍。他编好的草绳将被送到全国各地,用于园林、机械、运输等领域的包装、衬垫材料。

  大孔村地处汉川、天门、应城交界处,水源条件不好,抗旱能力差,收成基本靠天,除了草绳基本没有产业,是应城市5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

  如今,在汤池镇政府的扶持下,全村245户1034人,80%的村民家里有绞草机。

  “编绳子还不误农活。”村民胡木清说,11月到3月底绞绳,4月到10月正好忙农活。如今,正是绞绳的黄金季,村民们都窝在家里编绳子。

  “编出来的就是钱呀。”村里61岁的高正在以前喜欢打牌,老是输,三五百一两个小时就输掉了,跟老婆经常吵架。自从加入绞绳队伍后,牌桌上再看不到他的身影。如今,他和老婆一起种了20亩地,地里的稻草全部由高正在编草绳。

  “最期盼的就是听到敲门声。”张腊字说有人来敲门就是上门送钱来了。大孔村生产的草绳目前主要由天门皂市的老板贩卖到武汉再分销。

  村支书杨成牛说,农户编的绳子靠转卖进入市场,多少钱,绳贩子说了算。他希望利用“互联网+”,打造电商平台,让村里的绳子直接对接市场。

  汤池镇团委书记李华雪说,编绳这一产业,让大孔村每个家庭每年增收1.5万元至2万元,全村每年增收200万元左右。目前,镇政府正在帮助大孔村成立草绳编织协会,注册商标,进一步支持这一产业发展壮大。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