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青饲料养鱼可节本增效,不过要掌握技巧

青饲料养鱼可节本增效,不过要掌握技巧

发布时间:2016-11-16 14:19:0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465)  评论:0   赞:0
[导读]利用青饲料养鱼可以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利用青饲料养鱼可以节约精饲料50%以上,亩增产鲜鱼300千克左右,是养殖节本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科学选择青饲料品种选择…

  一、科学选择青饲料品种

  选择青饲料应把握三点:①适口性要好,饲料品种必须为鱼类所喜爱。②保证生长期长,长年供应,必须将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牧草结合种植,可多次刈割,保证全年均衡供应鱼类摄食。③多品种结合,合理搭配。

  二、加强青饲料种植管理

  ①合理种植。青饲料可利用鱼池的坡埂、塘边空隙地进行种植,也可留出专门的青饲料地种植,但要把握好种植面积,既不浪费土地,又可保证青饲料的均衡供应。在实践中青饲料种植面积应根据养殖方式、草食性鱼类的比例、青饲料品种产量及各种饲料的饵料系数等确定。一般草食性鱼类占50%以上、亩产500~750千克成鱼的放养模式,每亩水面需0.3~0.5亩饲料地。②科学施肥。幼苗期要施追肥,以后每刈割1次,还要松1次土,施一次肥。最好浇灌1次稀塘泥,可起施肥、灌溉双重作用,利于其再生。③强化管理。主要是搞好松土除草,适时浇水,确保青饲料优质高产。

  三、合理选放养殖鱼类

  青饲料养鱼在确定养鱼的混养结构时,应选择以放养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其放养量可占到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并混养35%左右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等杂食性鱼类,这样就可以利用青饲料直接喂养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摄食的残饵、植物碎屑和腐殖质等又可为杂食性鱼类提供饵料,这些鱼类的粪便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又为滤食性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这种放养模式起到了生物间的互利互补作用,保持了鱼池生态良性循环,有利于降本、增产、高效。据专家介绍,各种鱼类放养比例可参照: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为0.15~0.25千克/尾的草鱼200~250尾;50克/尾左右的团头鲂180~230尾;40~50克/尾的鲤鱼80~100尾;25~30克/尾的鲫鱼250~300尾;60~80克/尾的鲢鱼150~180尾;80~100克/尾的鳙鱼60~80尾。一般在每年2月下旬或3月上旬投放,投放前水体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鱼体也应浸洗消毒,严防各种病原进入水体中。

  四、精心开展投喂施肥

  青饲料的投喂量应该根据天气、水质、鱼情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成鱼养殖可直接投喂刈割后的青饲料。如果用于苗种培育,则应将青饲料切碎或打浆。也可采取发酵的方法,以调高青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如水花生适口性较差,鱼类不能直接将它消化吸收,但经过发酵处理后,鱼类就可以食用了。

  投喂时一般按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在上午的8-9时,投喂量以7~8小时内吃完为度。另外每天的剩草应及时捞出,以免污染水质。在投喂过程中,要坚持青、精饲料结合的原则,但其本身营养物质含量较低,难以满足鱼类快速生长的需要。青饲料养鱼的水面也应进行施肥,一般施用腐熟的有机粪肥,施肥量可根据季节、水温、天气、水色灵活掌握,一般每10~15天施肥一次。

  五、严格加强日常管理

适时调节水质,定期加水,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15厘米。注意巡塘,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