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香菜47元1公斤不需政府干预 菜价应遵循市场供需

香菜47元1公斤不需政府干预 菜价应遵循市场供需

发布时间:2016-11-16 10:56:0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5)  评论:0   赞:0
[导读]香菜47元一公斤,不需要政府干预 一家之言春节期间,很多消费者都感到青菜特别贵。在广州,菜心、菠菜等基本都在每公斤20元以上,深圳的香菜卖到了1公斤47元……普通青菜的价格一直比鱼、肉等便宜,一旦连值不了多少…

  一家之言

  春节期间,很多消费者都感到青菜特别贵。在广州,菜心、菠菜等基本都在每公斤20元以上,深圳的香菜卖到了1公斤47元……

  普通青菜的价格一直比鱼、肉等便宜,一旦连值不了多少钱的蔬菜价格都出现上涨,人们难免会认为哪里不对头。

  其实,市场经济在大众心理层面的推进,首先需要挑战的正是这种非市场时代遗存的固有成见。为什么菜价一定要比肉价低?事实上,猪肉和蔬菜作为基础商品,在当前都是十分市场化的产品品种。蔬菜销售背后涉及的是菜农、菜贩、供应商、销售商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且他们之间已形成了成熟的商品供应链,与猪肉的生产销售链条并无二致。既然是市场化定价,那么最基础的就是遵循基本的供应需求规律——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理所应当上涨。

  以深圳的情况为例,销售商把香菜价格定到47元一公斤看似有悖常理,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样的高价正是市场供需博弈的体现。春节期间,生产、运输本身就有限,再兼之天气、外地菜贩回家过节等因素干扰,偶尔出现涨价并不悖常理。

  当然,也有意见认为,蔬菜作为社会必需品,有必要对其价格进行干预以维系社会公平。不过,笔者认为,如果对于并非垄断的商品市场价格贸然动用行政手段,短期可能会降低菜价,但长期来看只会伤害供给端,伤害市场自发的价格调整功能,有时甚至会出现菜贱伤农的窘境。

  在正常情况下,菜比肉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让菜价的涨跌遵循市场的供需,不盲目加以干涉,才真正有利于菜农和消费者。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