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菜篮子”成“钱袋子”

“菜篮子”成“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6-11-16 10:32:2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4)  评论:0   赞:0
[导读]8月4日上午,笔者来到竹山县潘口乡小漩居委会,恰逢菜农李德福开着电动车从县城卖菜归来。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天的菜卖了300多块钱。我用猪粪和鸡粪作肥料种的蔬菜,纯天然,口味正,在市场上很俏销,今年已经卖了…

  像李德福一样,潘口乡还有很多农民靠种植蔬菜尝到了甜头。为鼓励和支持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潘口乡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支持农户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生态有机露地蔬菜,每亩补贴500元。

  魏沟村抓住机遇,村里统一购回洋芋种9万公斤,规模发展地膜洋芋500亩,全村有种植能力的86户贫困户,户平种植3亩以上。贫困户柯尊文种植洋芋3.5亩,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亩收入达4000元。

  去年8月,悬鼓洲村建起高标准蔬菜基地200亩,并完善了灌溉设施。该村蔬菜种植大户徐洪伟说:“去年我种的蔬菜销路不错,今年我扩种到5亩,管理好的话,亩收入可达1万多元。”

  “我这8亩蔬菜品质优,质量好,多亏了乡农技服务中心技术员提供的优良菜种和技术指导。”小漩居委会种植大户何昌洪感慨地说。为在技术上给村民提供保障,潘口乡政府邀请县农业局技术员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同时,从蔬菜品种引进到育苗、栽植、治虫及管理,由乡农技服务中心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目前,悬鼓洲、小漩等村(居)已建成蔬菜基地1500多亩,每亩平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

  为解决蔬菜销路问题,该乡引导规模发展蔬菜产业的村庄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合作社牵头与学校、机关、企业签订产销合同,既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又保障了辖区学校等单位吃上新鲜无公害蔬菜。

  潘口乡蔬菜产业的规模发展,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农户纷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多数菜农靠蔬菜种植走上了致富路。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