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高速收费员向往田园生活,辞职回乡养鱼

高速收费员向往田园生活,辞职回乡养鱼

发布时间:2016-11-15 18:52:5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65)  评论:0   赞:0
[导读]现实离梦想仅一步之遥,只要你敢迈出这一步。如今,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创业新浪潮,无数心怀梦想的人纷纷乘着这股新风,转身当起了“创客”,在彭泽县芙蓉农场就有这么一位年轻的创客,他放弃了令人眼羡的高薪职位,…

    27岁的钱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转身当起了“创客”,回乡养起了澎泽鲫,相比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他更爱安静舒适的田园生活。

    冬季的清晨,寒风瑟瑟,池塘边一男一女正提着渔具打量着冰冷的水面,“养鱼就是要吃苦,要不然就会一事无成。”在经历了一年的磨练,出生于1989年的钱铖显得更加老练。

    当每位年轻人都向往着大都市的热闹喧嚣时,钱铖却恰恰相反。在养鱼之前,钱铖在高速收费站工作,从景德镇辗转到九江,这一干就是五年。他说,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更爱安静舒适的田园生活,每天早上能听到熟悉的鸡鸣声,当丰收季节来临时,身边是金黄色的稻谷,“我没有陶渊明那样的博大胸怀,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时家里人非常不支持,他们说这么好的工作,这么好的位置,把它丢了可惜,养鱼这个行业很累。”放弃了高薪厚利的职位,从事养鱼这么一个又苦又累,也没有什么“伟大前途”的职业,钱铖的爱人和亲人开始都很不理解。而且钱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跟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所以他们更不希望钱铖再走这条路。尽管“创业”之路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他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辞掉了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他说,彭泽鲫是九江的一个品牌,他不想把父辈们经营了一辈子的品种丢弃。

    回到家中,钱铖查询资料,咨询了芙蓉农场,场里的领导也非常鼓励他回乡创业。可万事开头难,钱铖首先面临了基础条件不足,生产条件限制等诸多难题。“因为养鱼必须要有水,有电,可我的几个池塘水、电、路都不通。”着急的钱铖找到场里,很快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场里甚至还帮他联系了渔业专家。养鱼的基本条件解决了,但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才刚开始养殖不久,鱼苗就出现陆续死亡的情况,“四个鱼塘每天要死两三百斤鱼。”心急如焚的钱铖赶紧四处求教,在专家的帮助下,他得知自己的鱼苗得了病。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预防。

    第一次养鱼就碰到这么棘手的问题,难道投入的二十多万元要打水漂?鱼塘里每天依旧浮着一片片死鱼苗,钱铖像只热锅上的蚂蚁,他想,既然无法根治,那只有减少鱼苗的死亡率。最终在渔业专家的指导下,钱铖对鱼塘采取了消毒、增氧等预防措施,鱼病得以控制、鱼苗得到保全。

   “当一尾尾鱼苗从一两厘米长到十几厘米时,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钱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去年纯利润十多万。”新一年到来,钱铖不仅得到了创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制定了更为远大的目标。他说,今年要扩大养殖面积,还要搞多元化产业链,让自己的创业之路更为丰富多彩。

    在过去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钱铖每天起早摸黑围着湖、守着鱼转,他开玩笑说,别人是“富二代”、“官二代”,那他就是“鱼三代”。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