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托管所”里的扶贫新思路

“托管所”里的扶贫新思路

发布时间:2016-10-28 17:43:2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0)  评论:0   赞:0
[导读]陵水五星村贫困户将扶贫种苗交给合作社代管代养产业扶贫9月22日,雨过天晴,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芒果园内,一声哨响,400只五黑鸡摇晃着硕壮的身姿,从四面聚拢。五黑鸡的顺利长大,让村民黄海学的嘴角上扬。“…

陵水五星村贫困户将扶贫种苗交给合作社代管代养

  产业扶贫

  9月22日,雨过天晴,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芒果园内,一声哨响,400只五黑鸡摇晃着硕壮的身姿,从四面聚拢。五黑鸡的顺利长大,让村民黄海学的嘴角上扬。

  “已经有10多只五黑鸡生蛋了。”黄海学拿起绿色的鸡蛋说,一枚能卖3元,日子有盼头了。

  林下养殖基地经营者并非是黄海学,而是五星村新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这里是‘托管所’,五黑鸡是几家贫困户的。”黄海学说,今年5月政府给贫困户发放五黑鸡苗时,几家贫困户没有将鸡苗领回家,而是“寄存”在了合作社。

  抚摸着已经两三斤重的五黑鸡,黄海学感叹不容易。4亩薄田,1万多元的收入,养着一家7口人,黄海学曾是五星村“有名”的贫困户,近三年政府都会给他家送来鹅苗。但是,还没养大,扶贫鹅所剩无几。

  “去年50只扶贫鹅,养了6个月,只剩下10只,并且每只才5斤,别人能养到八九斤。养殖是一门技术活,因为养不活,最后卖鹅肉的钱还不够养殖成本。”黄海学说,政府也会组织技术培训,但是养殖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需要有人长期的指导。

  今年,陵水在产业扶贫时,没有将种苗一补了之,而是引导合作社、致富能人带着贫困户一起发展,解决贫困户的资金、技术等难题。黄海学说,五星村新型农民合作社里有能人、有技术,“托管”扶贫鸡苗,能够让扶贫鸡长大发挥效益,我们也能学到技术。

  黄海学口中的能人就是五星村新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儒林,10多年前发展规模化种养致富,最早在村里盖起了3层精装修楼房。

  “夏秋季,海南高温多雨、天气变化无常,家禽容易感染疾病,要做好预防工作,贫困户不懂技术,肯定损失大。”董儒林说,贫困户家里穷,不舍投入饲料,也导致家禽养不大。‘托管’鸡苗后,由合作社承担饲料、防疫等所有成本。”

  目前,五星村新型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有20名成员,其中12名为贫困户,贫困户们积极地将鸡苗、猪苗等扶贫种苗交给合作社联合管理经营。

  当然,合作社也有动力和积极性。合作社与贫困户商定,扶贫鸡苗长大后,销售总收入(含成本)合作社与贫困户五五分成。“带动贫困户发展我们有成就感,而收入的分成也让合作社有一定的利润,实现良性循环。”董儒林说。

  贫困户掌握技术后,可以将鸡、猪领回家自养。“到时,我就可以扩大养殖规模。”黄海学说,在合作社里还学习芒果种植技术,他从农信社获得了5000元的贴息贷款,租地种植了5亩的芒果。

  待到五黑鸡下蛋、芒果结果之时,也就是黄海学脱贫之日。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