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海淀区“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海淀区“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6-10-28 17:43:28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11)  评论:0   赞:0
[导读]“十二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服务城市战略定位,核心区建设大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截止2015年末海淀区共有84个行政村,9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8个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加…

  “十二五”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服务城市战略定位,核心区建设大局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截止2015年末海淀区共有84个行政村,9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8个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加分配人口)119844人。

  一、 农村集体资产运行情况

  (一)农村集体总资产

  五年来,海淀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几乎翻了一番,增长了521.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79.6%,年平均增长率为15.8%。2014年底农村集体资产首次突破千亿元,2015年底海淀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177.2亿元,其中,镇级集体资产659亿元,占总资产56%;村级集体资产518.2亿元,占总资产44%。四季青镇资产总额最大,达到311.7亿元,占全区总资产的26.5%。其它各镇按总资产占比排序依次是:东升230.5亿元,占19.6%;西北旺191亿元,占16.2%;海淀185.3亿元,占15.7%;玉渊潭163.4亿元,占13.9%;苏家坨51.6亿元,占4.4%;温泉32.3亿元,占2.7%;上庄11.5亿元,占1%。

  集体资产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变资产;二是积极探索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资产经营方式实现多样化;三是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形成了大量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二)农村集体净资产

  五年来,海淀区的农村集体净资产增长了212.7亿元,增幅为84.4%,平均年增长率为16.5%,净资产总额连续五年居各区县首位。2015年净资产464.8亿元,农民人均拥有集体净资产近39万元。净资产最多的西北旺镇,达到120.5亿元,占全区净资产的25.9%。其它各镇按净资产占比排序依次是:玉渊潭83亿元,占17.9%;东升69.26亿元,占14.9%;四季青69.24亿元,占14.9%;海淀53.1亿元,占11.4%;苏家坨36.5亿元,占7.8%;温泉24亿元,占5.2%;上庄9.3亿元,占2%。

  二、农村经济收入情况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

  五年来,海淀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了54.9亿元,增长幅度为25.2%,年平均增长率为5.8%。2015年底海淀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72.6亿元,总收入最多的是四季青镇,达到92.2亿元,占全区总收入的33.8%。其它各镇按总收入占比排序依次是:东升镇39.9亿元,占14.6%;玉渊潭镇39.2亿元,占14.4%;西北旺镇32.2亿元,占11.8%;苏家坨镇26.1亿元,占9.6%;温泉镇17亿元,占6.2%;海淀镇13.8亿元,占5.1%;上庄镇12.2亿元,占4.5%。

  (二)农村经济纯收入

  五年来,农村经济纯收入增长了8.5亿元,增长幅度为39.2%,年平均增长率为8.6%。2015年底海淀区农村经济纯收入65.7亿元,纯收入最多的是四季青镇,达到16.4亿元,占全区纯收入的25%。其它各镇按纯收入占比排序依次是:玉渊潭镇15.1亿元,占23%;东升镇10亿元,占15.2%;西北旺镇6.5亿元,占9.9%;苏家坨镇6.1亿元,占9.3%;上庄镇4.2亿元,占6.4%;海淀镇4亿元,占6.1%;温泉镇3.4亿元,占5.2%。

  (三)产业结构情况

  五年来,产业结构呈现逐渐优化趋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总收入的比例由2011年的2.08:21.68:76.24 变为2015年的1.32:18.86:79.82,产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正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山前山后集体资产总量存在较大差异。我区山前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条件较好,2015年山前地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890.9亿元,占全区总资产的75.7%。山后地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为286.3亿元,仅占全区总资产的24.3%。建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山后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落实三资管理、农转非、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农林生态补偿等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促进城乡人口、资金、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市场,相互服务。

  (2)山后地区集体经济收入结构单一。2015年山前地区总收入占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3,主要原因是山前集体经济发展已形成规模,经营方式多样化,山后还主要依靠房屋出租、土地流转及征占地款利息收入。建议一是典型示范,拉近差距。将山前地区先进的经营理念、发展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营成果,从而推动完善山后地区经营模式,形成边试点、边总结、边整改的经营氛围,最终实现拉近差距的目标;二是加快山后“一镇一园”建设,鼓励山后乡镇建立专精特新产业园,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三是积极整合山后资源优势,发展高端、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现代农业。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