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旱塬种下农民致富“金葡萄”

旱塬种下农民致富“金葡萄”

发布时间:2016-10-14 03:26:2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79)  评论:0   赞:0
[导读]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挣钱,靠地过活的群众如何过上好日子?泾阳县王桥镇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琦的办法是把土地流转整合起来,让贫瘠的旱腰带变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酿酒葡萄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里百姓不出村年收…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挣钱,靠地过活的群众如何过上好日子?泾阳县王桥镇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琦的办法是把土地流转整合起来,让贫瘠的旱腰带变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酿酒葡萄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里百姓不出村年收入如今已超过一万五千元。

  11月底,正是葡萄栽植的关键期,杜琦请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指导村民栽植幼苗。今年,他成立的日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又整合了附近几个村子的4200多亩旱塬土地,将连片建设高标准生态酿酒葡萄基地。

  2011年度陕西经济人物候选人泾阳县王桥镇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琦:我们现在的葡萄园用的土地,全部都是原来我们这个村子的旱坡地,全部都是浇不上水的地方,全部靠天吃饭的土地,经过我们平整了以后,基地的土地这一块地全部做成滴灌了,水也能浇到了,效益现在最差一亩地在3000块钱,提高了15倍。

  位于渭北旱腰带上的北峪村,全村有5百多人,由于长年干旱少雨,60%的耕地都是旱地

  为了挣钱,很多年轻人都选择进城打工。2008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又有办企业经验的杜琦,了解到张裕(泾阳)葡萄酿酒公司扩大生产需要原料的信息后,他心在沟坡旱地上“做葡萄文章”。通过土地流转,他用先前在建材领域做生意积累的财富投资在旱塬区发展起现代化酿酒葡萄种植园,并按照企业赢利的30%、村民入股土地的面积大小进行分红,5%用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闲散劳动力实现就地就业。

  看着杜琦把大笔资金投在农业产业上,周围的一些人想找他合作,开发其他来钱更快的产业,他婉言谢绝,理由是自己土生土长在北峪村,搞葡萄园可以给群众办点实事,让大伙和自己一起富。

  2011年度陕西经济人物候选人泾阳县王桥镇北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琦:我觉得我还是脚踏实地的,一脚一脚的踩到实处去干这个事情,认认真真的去做这个事情才能做好。只要我踏上这片源上,看到这茫茫的一片葡萄架的时候,我就充满了干劲,因为这是我们北裕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

  截止目前,北峪村人均纯收入15000多元,葡萄产业占到了农民收入近90%。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杜琦有着自己的规划。两年内,一条2千吨的榨汁生产线将投入建设,提高酿酒葡萄的附加值,他要在泾阳县的西北部打造15000亩集观光采摘度假休闲的葡萄长廊,让葡萄成为农民的增收致富的长久产业。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