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笔者走进泸州市泸县方洞镇新联村谢应才、陈凤群夫妻俩创办的大棚蔬菜地里看到,夫妻俩正在大棚里把一粒粒刚发芽的种子小心地放进塑料盘里,轻轻地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这样反复地忙碌着。
谢应才在他的大棚蔬菜地里
“谢师傅,你这培育的什么蔬菜种子啊!”笔者问。
“这是西红柿种子,浸泡后刚发芽,栽培技术要求高,育下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在大棚里移栽。温度湿度要适当,不然会烧苗或冻死秧苗。西红柿种子贵得很,要10000元1斤。”谢应才一边干着活儿,一边与笔者攀谈起来,“这是丝瓜黄瓜种,每斤种子要500元。这种优质品种黄瓜香脆、可口,在市场上出售比一般黄瓜多卖3、4角钱一斤,很受消费者欢迎。那是葫瓜……”谢应才42岁,妻子陈凤群41岁,16岁的独生儿子正在读高一。家住重庆市荣昌县清升镇漫水村4组。他15岁初中毕业后就开始种蔬菜卖,1998年后在杭州市郊租地7亩多搞大棚蔬菜多年,有丰富的种菜经验,西瓜、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系列蔬菜都会种,市场需求什么,他就种什么。
谢应才和他的家人正在培育大棚蔬菜
2011年9月,因儿子在外读书难,谢应才一家回到了老家。经亲戚介绍,跨市来到泸县方洞镇新联村以每亩400斤稻谷的租金,租了5亩大田,投资了4万多元建起了4个大棚,每个大棚占地1亩,棚建6米宽,100米长,棚中分三厢。一个大棚在正常情况下,可产蔬菜3000至4000斤,收入能达到5000元至6000元,每个大棚一年可种三至四季蔬菜,只要阳光水源好,不出意外的话,年收入还是可以的。谢应才带着笔者走进他的尖包菜地,他一边锄草,一边介绍说:“这是尖包菜,春节后2、3月缺菜时间上市,调节市场,错季蔬菜价钱好。在秋季,平包菜农户种得多,卖不脱,多了就只能当猪儿的青饲料,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谈到龙年种菜的新打算时,谢应才夫妇对大棚科技种菜满怀信心,他说,如果土地能协商下来,准备再承包租赁10亩地左右扩大种植面积,围绕市场需求搞种植,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满足城乡蔬菜市场供应,做到市场蔬菜淡季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