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湖北长阳丹水大鲵产值过亿元 未来五年将达十亿

湖北长阳丹水大鲵产值过亿元 未来五年将达十亿

发布时间:2016-10-14 02:30:3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0)  评论:0   赞:0
[导读]3月11日,长阳丹水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布消息,经过3年的发展,丹水大鲵养殖产值达到1.1亿元,并计划未来5年将其发展成10亿元产值的产业。  丹水河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是清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因诞生中国第…

  3月11日,长阳丹水大鲵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布消息,经过3年的发展,丹水大鲵养殖产值达到1.1亿元,并计划未来5年将其发展成10亿元产值的产业。

  丹水河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家堰,是清江中游的重要支流,因诞生中国第一个水上旅游项目——丹水漂流而名扬天下。这里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水质清澈,水中矿物质及溶氧丰富,是中国6个大鲵原产地之一。

  2004年起,村民汪东军带头在丹水河养殖黄鱼,2008年底又利用丹水十分有利大鲵生长的生态环境,尝试养起了大鲵。高家堰镇政府领导知道后,资助汪东军赴陕西、湖南等地考察学习,并为他办了“特种养殖证”。

  2009年初,汪东军在高家堰镇政府的支持下,一次性投资10万元,建起了24个3层错位养殖池,投放大鲵苗124尾,开始特种水产养殖。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汪东军动员范厚连等10户邻居一起发展大鲵特种养殖,并于当年3月11日组建起“长阳丹水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少大鲵苗。为解决这一难题,高家堰镇政府先后从浙江、荆州等地引进客商,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丹水野人溪大鲵繁育基地”和“丹水四海大鲵繁育基地”。基地建成后,已投放大鲵种870尾,具备年繁育大鲵苗10万尾的能力。截至目前,10个骨干养殖户养殖大鲵980尾,种苗基地已成功繁育大鲵苗2万多尾,价值1.1亿元以上。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