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常德园艺骄子张运和 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常德园艺骄子张运和 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发布时间:2016-10-14 01:36:09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4)  评论:0   赞:0
[导读]在木塘垸乡,一提起张运和,乡亲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现年58岁的张运和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了园艺工程师的职称,如今已经有六亩果树基地,每年纯收入可达四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木塘垸乡已发展大大小小的柑桔基地…

  在木塘垸乡,一提起张运和,乡亲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现年58岁的张运和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了园艺工程师的职称,如今已经有六亩果树基地,每年纯收入可达四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木塘垸乡已发展大大小小的柑桔基地共3000多亩,每年创收约720余万元。张运和不仅让自己富了,也让群众跟着富了。

  1976年,退伍回乡的张运和接过了木塘垸乡林场场长的担子。面对林场管理不善的现状,他决心努力钻研技术,改变林场的面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买来专业书籍,按照书中提供的技术、方法,利用林场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始边学习边实践。经过近十年的摸索实践,张运和终于初步掌握了苗木嫁接、花卉培育、盆景栽培等方面的技术。1987年,市林科所看中了他,将他接到所里工作。好学的他跟着市林科所的专家们,学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并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柿子苗嫁接、油茶改茶花的科研攻关。尤其是国内首创的油茶改茶花这一技术,为山区群众提供了一条新的创收途径。

  90年代中期,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张运和回到了家乡。通过对市场的考察,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张运和决定培育柑桔苗木。于是他从亲戚朋友处借来资金,在自家田地里辟出两亩地,种植了无核蜜桔兴津、国庆1号等苗木品种。虽然对于苗木培育他已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是初次单独培育,他不敢掉以轻心。为了使苗木培育成功,他成天待在地里。当第一批苗木培育成功的时候,他已被晒得黝黑,人也瘦了一大圈。这一年,他培育的苗木共获纯利润一万多元。后来他又引进了更多品种,实行间种套作,在果树中间培育苗木,以短养长、以长促短。这样既节省了土地,又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致富后的张运和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使自己的技术能够得以推广应用,他向群众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带动周围群众一起发展苗木产业。他收徒50余人,免费向他们传授苗木技术。2004年,双港文忠元的椪柑树死掉了大半,张运和知情后,立即赶到文忠元的园中。找出病因后,他开出了\"药方\",使满园的椪柑树起死回生。到2005年,文忠元的柑桔由亩产4000斤增加到亩产8000斤,亩均纯收入5000多元,收入翻了一倍。文忠元逢人就说,真是多亏了张大哥呀!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