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牯牛山上的致富带头人

牯牛山上的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16-10-14 01:28:3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41)  评论:0   赞:0
[导读]箐口村的操场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好不热闹。原来,东川区铜都街道箐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冯兴能一行正给村内老人和困难户发慰问金呢,一千、五百。“冯兴能有本事啊,搞房地产开发赚了钱,回来当村官,引水修路…

  箐口村的操场上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好不热闹。原来,东川区铜都街道箐口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冯兴能一行正给村内老人和困难户发慰问金呢,一千、五百。“冯兴能有本事啊,搞房地产开发赚了钱,回来当村官,引水修路搞新农村建设、搞旅游开发、搞红豆杉种植,帮扶我们穷人,箐口村有这样的当家人,日子好过了。”一位村民笑着说道。

  箐口村的变化有多大?箐口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用几组数字来勾勒:全村经济总收入从2007年的35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89.8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651.3元增加到2609元,新修通村、通组公路20公里,解决了6个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以“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种植红豆杉4000多亩,大力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引资开发牯牛山的自然风光旅游及登山、滑翔伞等户外运动,使过去名不见经传的箐口村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注点。

  深山走出铮铮汉子

  箐口村地处铜都街道北边,距城区25公里,海拔2200米,总人口1398人,人均耕地面积0.88亩,过去农民主要依靠种植洋芋、玉米以及打零工勉强度日。1969年3月,冯兴能出生在牯牛寨箐口村小水井一个贫苦农家,由于家境贫寒,年仅15岁的他未读完初中便孤身一人远离家乡,靠自己的双手谋生活。他先后做过土杂工、模板工,当过小包工头,最终,凭借在大山里历练的坚强品格,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建筑行业里的一个行家。2003年,他成立了“昆明兴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箐”二字,凝聚着他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也向人们宣告了他建设家乡、回报父老的愿望和决心。

  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他建设家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实现自己开发建设家乡的蓝图,2007年4月,他参加了箐口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当选为主任,2010年4月,在村两委换届中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致富不忘回报家乡

  在当箐口村主任之前,冯兴能就热心公益事业。回到箐口村,每次遇到贫穷的、残疾的乡亲,他或多或少总要给一些钱,对村上饮水修路的事情更是积极,多次捐款新修饮水池、通村公路。

  过去的箐口村,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出村道路难行、村组公路坑洼不平、群众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严重。才上任一个多月,他就着手扩修箐口村到城区的公路,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自己先垫资165万元,拓宽了水泥厂到箐口村16公里主路,并栽种了行道树,现在,路面实现了硬化,开通了公交车;在他的努力下,箐口村作为全区的新农村试点村之一,争取到了上级各部门的支持,解决了6个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自己投入14.4万元资金新建农村生态公厕18个;此外,投资7.5万元重新粉刷学校、村房外墙,改建了村委会和文化活动室,配备了办公用具、音响设备等。最让群众称赞的是他多次捐资助学,慰问孤寡老人,尤其是2007年以来,他捐给洗尾嘎小学价值10万元的衣物及食品,个人出资3万元资助贫困生,每年都拿出12万元,慰问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及困难党员。

  冯兴能体会到,要干好农村基层工作,单靠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人的思想要转变,要有干事创业的好氛围,班子队伍不团结是干不好事情的。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成员不计报酬,坚持24小时有人值班,方便群众办事,村里修沟修路,“两委”人员积极参与协调,尽其所能支持工作,外出跑项目、筹措资金不向村集体报一分差旅费、招待费。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支真正为百姓办实事的队伍。

  拓宽路子助群众致富

  冯兴能说,“创先争优”的落脚点,就是群众得实惠,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个村的“当家人”,只要能拔掉穷根,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也无怨无悔。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党员会、群众会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决定在箐口村发展红豆杉种植,调整产业结构,开发牯牛山旅游项目。为使红豆杉种植项目顺利推进,他带领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做动员,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面对一些闲言碎语,他顶住压力,并冒着个人投资损失的风险,投资1500万元种植了4000余亩红豆杉,每亩支付租金400—500元,并吸纳农户负责种植管护,仅此一项,就让约100户农户每年增加近2000元收入。在搞好红豆杉项目的同时,他感到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农民不能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传统的种植业上,要“多业并举”。于是,在他的带动下,有的农户跑运输,有的发展高山种植、养殖业,有的外出发展劳务经济。与此同时,他充分利用箐口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各级政府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牯牛山旅游资源,投入大量资金开发牯牛山旅游观光,让东川人民体验滑翔伞、石板文化、自然风光,在牯牛山脚下建成道观,开发农家乐,在给东川广大的老百姓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帮助群众快速致富。目前,投入资金1000万元的汪家箐道观已基本建成,恢复了牯牛山的仙人洞、观音庙。今年的泥石流汽车越野赛期间,就在牯牛山开展了热气球和滑翔伞极限运动,提高了牯牛山乃至箐口村的知名度,为旅游开发营造氛围,准备条件。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