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湖南常德市王秀英成移民水产养殖致富的典范

湖南常德市王秀英成移民水产养殖致富的典范

发布时间:2016-10-14 01:09:5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60)  评论:0   赞:0
[导读]家住湖南常德市桃源县凌津滩镇仙人溪村的王秀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现在,她和丈夫曾兵承包经营的2600多亩水面的渔场,新建的生猪养殖厂,饲养的60头…

  家住湖南常德市桃源县凌津滩镇仙人溪村的王秀英,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成就了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现在,她和丈夫曾兵承包经营的2600多亩水面的渔场,新建的生猪养殖厂,饲养的60头母猪,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1000余头,不仅为自己创造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王秀英是个闲不住的人,由于凌津滩电站库区被淹没,人平只剩几分地,她心中焦急万分,心想呆在家中,靠国家拨付的移民安置费也吃不了多久。1998年初,她辞别父母,和几个年青人一道前往广州打工,辛辛苦苦几年下来,只挣得些小积蓄。2002年,王秀英与曾兵结婚,婚后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她不能就这样安于现状,要积极寻找出路。2003年,她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这一年对王秀英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参加了县移民开发局组织的库区移民培训。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她认识到“库区移民只有变耕田为耕水、变移民为渔民才能发家致富”,培训结束后,胆大的王秀英便和丈夫商量,决定承包水面面积2600余亩的仙人溪渔场搞水产养殖。

  接手渔场后,王秀英便发挥她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亲自外出进行市场调查,广泛了解水产养殖动态。为了寻求适合该地区渔业发展的新路子,她积极向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多方寻求养殖新技术。每逢市、县及劳动部门组织相关培训时,她都想方设法参加,从不放过每一个学习养殖的机会,力争学好用好养殖新科技。经过不懈地努力,她把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养殖实践中,并大胆试用网箱特种养鱼,从2007年开始,经济效益明显见涨,当年年产鲜鱼达19.8吨。目前,渔场产值已超百万元。但王秀英并不满足,于2008年年初投资35万元,新建了一个养猪厂,饲养母猪60头,自繁自养,年出栏肉猪1000余头。现在,王秀英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光生猪养殖年产值就超过200余万元,长年招用库区失地农民工25人。在她的带动下,全镇共有28人开办了水产、养猪、养鸡厂。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