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沙家浜的阿月嫂 鱼塘混养效益好

沙家浜的阿月嫂 鱼塘混养效益好

发布时间:2016-10-13 22:00:5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0)  评论:0   赞:0
[导读]“现在正是干池、放养的时候,按照蟹苗、虾、鱼苗的顺序依次放养,鱼的品种有草鱼、花鲢等。”眼前的顾阿月个子瘦小,脸庞呈健康的小麦色。说起自家的鱼塘,她的眼睛亮亮的。  顾阿月的鱼塘位于沙家浜镇沙南村。走进…

  “现在正是干池、放养的时候,按照蟹苗、虾、鱼苗的顺序依次放养,鱼的品种有草鱼、花鲢等。”眼前的顾阿月个子瘦小,脸庞呈健康的小麦色。说起自家的鱼塘,她的眼睛亮亮的。

  顾阿月的鱼塘位于沙家浜镇沙南村。走进她家的鱼棚,只见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还有空调、卫生间,俨然一个“小家”。事实上,顾阿月和她丈夫高小元大多数时间都守在鱼塘边,鱼棚的变迁折射着他们奋斗的历程。“最初是两间茅草棚,1998年盖了两间瓦房,现在这两间又是新建的了。”顾阿月说。

  今年48岁的顾阿月1994年从针织厂退出来后,与丈夫承包了100多亩土地,当上了种田大户。3年后,顾阿月利用8亩荒废河沟,又开挖了14亩鱼塘,开始了水产养殖。雷雨天鱼儿容易缺氧,顾阿月每天傍晚、半夜巡池两次,防止“泛池”。如果第二天要捕鱼,当天再晚也必须要干池,两只水泵一起开足马力抽水,顾阿月一边清除水泵口的垃圾,一边控制池内水位,整夜都不能睡。夏天,蚊子嗡嗡作响;冬天,池水冰冷刺骨,这些她都熬过来了。

  常规养殖的鱼卖不起价,饲料成本却连年上涨,政府引导养殖户调整水产养殖结构,顾阿月开始尝试河蟹养殖。养蟹与养鱼不一样,设施投入、苗种来源、水质管理、投食用药等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顾阿月一边虚心向周边有经验的养殖户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市、镇、村的技术培训,向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水产技术员请教,自己还订阅了专业书籍。一年下来,养蟹的技术要领顾阿月掌握了八九成,而鱼塘的单位收益也达到了养鱼的两倍多。

  尝到甜头后,顾阿月逐年扩大养蟹规模。自2004年起,她采用虾、蟹混养技术,鱼塘内虾、蟹齐上阵,并少量套养肥水鱼。为了降低蟹苗成本,顾阿月还摸索着自育蟹苗。第一年,她与别人到外地进了20多公斤大眼幼体,由于淡化时间过长,再加上一路颠簸,等运到家时幼体开始死亡,一下子损失了2万元。但她没有被困难吓退,继续摸索,如今每年可节省扣蟹成本4万元。

  成本降下来了,效益上去了,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就拿投饲来说,每投饲一次的饲料重量约150公斤,顾阿月从鱼棚到鱼塘来来回回至少要花3个小时。塘岸有一定的坡度,雨后的路更加泥泞,何况手里还拎着15公斤重的饲料,一把一把地撒出去。但是只要看到鱼塘里充满活力的鱼、虾、蟹,顾阿月心里就感到特别自豪。她说:“干啥都不容易,只要有一股韧劲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成功。”

  正是凭着这股韧劲,顾阿月闯过了一个个难关,养殖效益越来越好。10多年来,顾阿月先富“脑袋”再富“口袋”,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先后荣获市“十佳”双富女标兵、市双学双比女状元等称号。最近,她还拿到了水产养殖中级职称,成为沙家浜镇目前唯一获此职称的女性水产养殖“土专家”。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