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女大学生,王陆珊毕业后扎根农村,艰苦创业,靠建日光温室大棚,不仅富裕了自己,而且带富了附近的多名乡亲。“大学生一般素质都比较高,只要脚踏实地、敢想敢干,就一定能够成功创业。”8月21日,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王陆珊深有体会地说。
女大学生,决心立足“三农”创业
2007年,王陆珊毕业于郑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8年10月,经市委组织部选聘,她担任了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村张乡塘坊李社区书记助理。
当大学生“村官”不久,王陆珊就体会到:不会创业,群众看不起;创业不能带富,群众不满意。她决心立足农业、农村、农民,踏踏实实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
2008年年底,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后,王陆珊认为塘坊李社区离市区近、交通方便、土壤肥沃、秋冬季节日照长,如此良好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发展蔬菜种植。
反季节温室蔬菜种植投入成本低、采收周期长、经济效益好,非常适合市郊农村发展。她进一步调查发现,当时许昌市区周边尚无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反季节蔬菜全靠外地市场供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令王陆珊感到惋惜的是,尽管她和居委会成员走村入户宣传发动了两个星期,但仍没有村民愿意干。群众以前没有接触过日光温室大棚,只靠一些文字宣传、口头宣传是不够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实地参观,让事实说话。考虑到这一点后,王陆珊马上联系参观单位,自筹资金先后组织了两批共50人,前往扶沟县汴岗镇参观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参观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回来后的一周内就有不少群众开始询问建日光温室大棚的问题。
披荆斩棘,一花能引万花开
经过前期的认真筹备,2009年7月12日,王陆珊本人筹建的第一个节能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首先破土动工了,其余4户群众的日光温室大棚也在她的指导下开始施工。20天后,5个大棚的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引得不少过路的村民纷纷驻足观看。在之后的两个多月里,他们天天忙着整地、育苗、给黄瓜施肥。10月14日,他们终于成功培育出了绿油油的黄瓜嫁接苗,别提有多高兴了。
从2009年12月他们的黄瓜下架开始销售,到2010年6月中旬采摘完毕,平均一个大棚总收入4万多元,经济效益显著。
从蔬菜种植,发展到观光采摘农业
在塘坊李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园区内,王陆珊等人种植的黄瓜、青椒等反季节蔬菜,一般每年从12月份开始采摘,一直到来年6月中旬才采摘完毕,整个采摘期有7个多月,每个温室大棚每年可收入5万多元。从去年开始,王陆珊根据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把种植蔬菜改成种植越冬草莓,同时发展观光采摘农业,取得了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陆珊等人的成功,不仅为社区解决了近30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吸引了不少周围乡镇的农民前去参观学习。他们回去后,先后建起了多个日光温室大棚,从而有效带动了当地反季节种植经济的发展。
有耕耘就有收获。由于成绩突出,王陆珊不仅在2011年年底的居委会换届选举中,被居民投票选举为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还被河南省妇联授予“河南省城乡优秀创业女性”荣誉称号,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和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授予“2011年度河南省百名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