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薯”光初现带来新期盼

“薯”光初现带来新期盼

发布时间:2016-10-13 19:44:52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8)  评论:0   赞:0
[导读]春节刚过,河北省河间市西九吉乡英杰红薯种植协会负责人刘英杰便开始着手购置红薯加工设备,去年年底,协会与河北农业大学达成协议,计划生产有机淀粉和粉条。  2007年,刘英杰去高阳、山东等地考察时,发现红薯种植…

  春节刚过,河北省河间市西九吉乡英杰红薯种植协会负责人刘英杰便开始着手购置红薯加工设备,去年年底,协会与河北农业大学达成协议,计划生产有机淀粉和粉条。

  2007年,刘英杰去高阳、山东等地考察时,发现红薯种植管理简单,耐储存,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大。于是,他在廊坊文安县试种70亩红薯,没想到当年纯收入近万元,这让他信心倍增。

  西九吉乡土地呈沙性,最适合红薯成长。刘英杰决定把红薯育苗及种植技术引回家。

  搞规模化特色种植,土地是首要问题。西九吉乡作为一个农业乡镇,很多农户以大田种植为主,怎样才能打开人们保守的意识,自愿把土地流转出来,成为难题。

  “俺叫上协会其他负责人,挨家挨户做工作,和大家谈土地流转的意义,讲特色种植的前景。苦口婆心没白费,当年全村共种植红薯130亩,每亩收入过千元,大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刘英杰滔滔不刘英杰滔滔不绝道。

  为了实现产业化种植,在河间市科协和西九吉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刘英杰带头成立了英杰红薯种植协会,发展苗床10亩,每年可产薯苗1980万株,可供栽培6600亩。为了便于对红薯进行分类储藏,协会还投资建起容量250万公斤的贮藏库。

  喜获丰收的同时,刘英杰又看到了新的商机,他发现本地加工淀粉和粉条的红薯原料,都是从山东等地购进的,既然我们有自己的红薯种植基地,何必舍近求远。于是,他和西九吉周边淀粉加工厂达成了红薯供应合作意向。

  如今,英杰红薯种植协会已辐射到周边南张村、王马庄等村,随着种植户的增加,英杰种植协会渐成规模。现在,刘英杰和会员们正在积极和周边村村民商讨明年的土地租用流转事宜,他计划今年的红薯种植面积将突破3000亩。

  “俺们要在红薯种植上做大文章,生产出自己的特色,还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带领家乡百姓在特色种植之路上越走越远。”刘英杰信心满满。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