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石家庄养蝎能手李竹江将“毒物”变增收致富宝贝

石家庄养蝎能手李竹江将“毒物”变增收致富宝贝

发布时间:2016-10-13 16:59:2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46)  评论:0   赞:0
[导读]蝎子,一直以来被人视为“毒物”,唯恐避之不及。但在元氏县全蝎养殖协会会长李竹江看来,蝎子却是宝贝,是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蝎子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现在食用蝎子的需求量非常大,油炸、烧烤、泡酒等…

  蝎子,一直以来被人视为“毒物”,唯恐避之不及。但在元氏县全蝎养殖协会会长李竹江看来,蝎子却是宝贝,是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蝎子食用和药用历史悠久,现在食用蝎子的需求量非常大,油炸、烧烤、泡酒等食用方法很多,前景非常广阔。”李竹江说。

  李竹江是元氏县苏阳乡东城角村人,从1989年起他开始试养蝎子,经多年摸索实践,掌握了蝎子的养殖技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带动周边村的一些农民一块儿发展。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09年,李竹江联络本村及周围村的养蝎户和经销户,成立了元氏县全蝎养殖协会,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拓展销售渠道,扩大养殖规模。

  协会向养殖户普及两项核心技术,一项是“夏季加速生长”,另外一项是“冬季休眠管理”,这两项技术直接决定着全蝎的产量和质量。养殖户王小三说:“自从掌握了这些技术,我们养殖户产量提高20%-30%,利润相应增加20%-30%。”

  据了解,该协会采用的是“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发展全蝎养殖,协会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既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又减少了市场风险。“我们还以全蝎养殖协会为依托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购买了图书、电脑等办公用品,刻录光盘发放给会员,建成了6个科普宣传栏,常年为群众提供全蝎养殖技术服务。”李竹江说。

  截至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1561户,其中科技示范户500户,带动周边农户1318户。协会全蝎年产量近10万公斤,成为我国黄河以北最大的全蝎养殖基地。今年6月,该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称号。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社员户的收入越来越高,全蝎养殖已经成为周边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对此,李竹江并不满足。“全蝎深加工项目,已经成为协会发展的目标。”他透露,下一步协会将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研究蝎子滋补食品及蝎毒提取等,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