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张效玲:发展蔬菜产业 干劲儿更足了

张效玲:发展蔬菜产业 干劲儿更足了

发布时间:2016-10-13 16:50:5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63)  评论:0   赞:0
[导读]张效玲在蔬菜大棚里查看黄瓜生长情况。  “十个全覆盖”工程使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村里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种菜的传统。现在,南村平均每亩地收入过万元。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

张效玲在蔬菜大棚里查看黄瓜生长情况。

  “十个全覆盖”工程使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村里有一样没有变,那就是种菜的传统。现在,南村平均每亩地收入过万元。而这一切,都要从一个叫张效玲的妇女说起。

  59岁的张效玲快言快语:“‘十个全覆盖’改变了村容村貌,也改变了我家的环境。我们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和为客商们准备的客房,就像坐落在一座花园里,连客商来了都说好。”

  “种菜真正成为村里的产业是1999年。那年,政府为我们联系了深圳客商,以每亩一毛三的价格和我们签订了50亩长白菜的订单,收获时菜价直接上涨到二毛八。我们一下子尝到了甜头,第二年便增加到150亩的订单,这样全村就开始陆陆续续都种上菜了。”

  张效玲是最早的市级农艺师,每年她都要参加大大小小的培训会开眼界。特别是每年10月中旬,她一定会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种子会,每次都会带回销路好的蔬菜种子。她先拿回家试种,效果好的第二年再种到自家大田里,第三年才推荐给村民。

  榜样就是力量,南村的村民们都跟着张效玲种起了蔬菜,收入也直线上涨。“‘十个全覆盖’以后,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超市也有了。环境好了,来采购蔬菜的客商更多了,再加上效玲姐的指导,我们更有信心了。”53岁的池秀兰笑着说。

  “十个全覆盖”工程改变了南村的环境,也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张效玲的干劲儿更足了。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为了解决销售问题,村里建成了一处占地30亩的蔬菜交易市场,年蔬菜交易量可达1.5万吨,交易额达900万元。

  “‘十个全覆盖’以来,镇里更是加大了对我们的扶持力度。下一步,我们村打算对蔬菜进行深加工,实现农超对接,打品牌,让群众在超市里直接吃上我们的无公害蔬菜。”张效玲说。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