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康保县走出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径

康保县走出设施农业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6-10-13 23:39:0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50)  评论:0   赞:0
[导读]康保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格局,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今,旱地葱住进温室,大白菜穿上地膜,这县设施农业走上了不寻常路。旱地葱住进温…

  康保立足县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格局,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如今,旱地葱住进温室,大白菜穿上地膜,这县设施农业走上了不寻常路。

旱地葱住进温室。由于本地葱秧在春季生长日期短,个头小,对产量影响很大,这县大葱种植户一直从万全、怀安等县区调运葱秧,但成本比较高,为实现葱秧本地生产,有效保障旱地大葱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效益,今年,照阳河镇黑坝沟村投资700万元(申请扶贫资金500万元,乡政府协调银行贷款100万元,农户自筹100万元),建设了500个共150亩大葱育秧温室,每亩育秧温室产葱秧5000公斤,按每公斤售价0.8元计算,每亩实现纯收入3500元。大葱育秧温室不仅实现了葱秧就地供应,有效解决葱秧无法保证的问题,同时,还降低了葱秧购买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大葱种植户的积极性。仅黑坝沟村每年种植旱地大葱2000亩,年产大葱200万公斤,销售收入200万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占全部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这县1.5万亩大葱每年都供不应求,不仅在本县销售,而且销往周边旗县,以及呼和浩特市、大同市一带。

  大白菜穿地膜。屯垦镇六棚村千亩大白菜基地全部采用地膜覆盖,通过铺膜,大白菜不仅提早了上市时间、降低了抽苔机率、减轻了杂草危害,同时还节水保温保墒,保证了蔬菜质量。该基地由山东客商苗召国承包经营,主要以大白菜种植为主,直接供应青岛中韩合资泡菜加工企业。1000亩大白菜连片规模种植,利用南方大白菜销售空档期,实现早、中、晚菜生产,连续供泡菜公司加工3个月,泡菜公司以每公斤0.36元的价格收购毛菜,按每亩产量7500公斤计算,每亩可实现销售收入2700元,基地年纯收入120万元。据了解,这县地膜白菜达8000亩,目前正是上市季节,大白菜纷纷走南闯北,甚至漂洋过海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经济效益可观。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