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姚村。干净的巷道直通村头枣园,几名枣农正在枣园里聊天。
“去年马林山家的8亩板枣就卖了13万元!”
“就是,好多家卖枣收入超过10万元。你没见村里好多人都买了小车嘛。”
“多亏能浇上黄河水,要不然这枣树早就旱得落果了。”
“是呀,真没想到黄河水能引进咱村!过去深井浇地一亩最少得90元,现在少多了。”
姚村是稷山板枣主产区之一,但缺水一直是制约稷山板枣生产的瓶颈。“县里采取国家补一点、县里奖一点、集体筹一点、群众投一点的方式,组织修建末系斗渠,每修1米奖励5元钱,修多少补多少。现在这斗渠能排能灌,啥时缺水啥时浇,方便得很!”枣农老刘说。
“自打黄河水直接流到田里,几十年的梦想成了真。村民种植板枣的热情高涨!”村党支部书记刘世恩说,去年村里实现了板枣种植全覆盖,家家户户都有枣树,去年30万株枣树产了350万公斤枣,保守估算产值能达3500多万元。
“浇上了黄河水,姚村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刘世恩自豪地说。
山西稷山:水润枣红 生活蜜甜
发布时间:2016-10-13 21:14:5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0)
评论:0
赞:0
[导读]2月10日,山西省稷山县稷峰镇姚村。干净的巷道直通村头枣园,几名枣农正在枣园里聊天。 “去年马林山家的8亩板枣就卖了13万元!” “就是,好多家卖枣收入超过10万元。你没见村里好多人都买了小车嘛。” “多…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