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早熟蜜梨品种“翠玉”获丰收
近日,慈溪市周巷镇成和果业有限公司的蜜梨基地里一派喜悦的丰收景象,一棵棵经过矮化的蜜梨树上果实累累,清香多汁的梨儿让炎热的夏日降温不少。果农们或在种植园内采摘,或在包装车间分拣,连日赶工采摘上市。据了解,这个占地300余亩的蜜梨基地选用的正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早熟蜜梨新品种——“翠玉”,果形好、品质优、耐贮藏,深受市场欢迎。
作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黄花梨之乡”,慈溪的黄花梨栽培面积最高曾达5万余亩。但是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成熟期偏晚的黄花梨品种已渐渐不能满足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和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且成熟期偏晚的黄花梨易受台风等灾害性的危害,生产效益波动大。2010年全市梨栽培面积约3.9万亩,总量比产业发展最高峰时下降了22%,特色蜜梨种植产业在经过十多年发展后出现停滞,并有所萎缩,效益明显下滑。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迫切需要品质更优、成熟期更早的梨品种。
2009年,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通过与慈溪市周巷镇农业服务总公司合作,在当地重点实施了宁波市农村科技创新创业项目“蜜梨品种更新及品质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省农科院院地合作项目“早熟梨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帮助当地农民引入了“翠玉”等早熟梨新品种。
施泽彬研究员在讲解修枝技巧
2013年,“翠玉”梨试种成功批量上市后,市场反映热烈。据悉,“翠玉”梨既保持了父本“翠冠”果形优美、果肉白细嫩脆、味甜汁多的特点,同时又吸收了母本“西子绿”果皮浅绿、果面光滑、果锈少等特点。在采运方面,更是比“翠冠”梨早熟10天左右;常温下储藏可比一般蜜梨多4-5天,冷藏更可长达几个月。种植和贮运优势非常明显。
“这些梨施得可都是有机肥,再加上我们的精心培育,不仅果大皮薄、肉质细嫩,而且甘甜脆口,今年的蜜梨销售形势看好!”合作项目基地核心区——慈溪市成和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起“翠玉”梨,不禁喜上眉梢。
随手拿起一个“翠玉”梨,取汁液测糖度,显示已在10.8度以上,“再过两三天,梨的口感和重量将达到最完美的结合。”“翠玉”梨育成专家、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施泽彬显然对梨园的种植和管理情况非常满意。
据施泽彬介绍,今年该地的“翠玉”梨最佳采摘期是7月10日到20日,比全省栽培面积占60%以上的“翠冠”梨最佳采摘期提前近两周时间,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左右。
露地栽培的“翠玉”梨个头平均在6两左右,最重可达到600余克。和一般蜜梨相比,单价整整翻了一番,按照10个每箱的标准,市场价可达到100元每箱。除部分客商订单外,“翠玉”梨还被销往国内各大超市,市场反馈非常好。
省农科院早熟蜜梨品种“翠玉”栽种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基地辐射能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省农科院的专家们还与当地农技干部一起,积极做好技术的示范与培训,提供日本梨棚整形修剪技术、塑料大棚促成栽培技术及以果实采后机械分级为核心的商品化处理技术,为当地蜜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项目的带动下,慈溪蜜梨生产的模式日趋丰富,翠玉梨、翠冠梨、黃花梨的科学布局形成了采摘时间的合理分布,从7月初到8月中下旬,采收期延长了近1个月,不仅填补了南方梨采摘的空档期,拉长了梨鲜果供应期,而且进一步增强了蜜梨栽培避开台风为害的能力,果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有力推动了慈溪梨业结构合理化,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据了解,除了慈溪,余姚、富阳等地也在试种“翠玉”梨,目前全省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3200余亩,并在省内外梨产区形成1万亩以上的品种与技术辐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