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云南又有3种土著鱼实现人工繁育啦!澜沧江流域的光唇裂腹鱼、金沙江流域的细鳞裂腹鱼和鲈鲤,于今年四五月份实现人工繁育。这3种云南土著鱼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2010年,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和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及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管理及鱼类增殖技术研究。
云南又有3种土著鱼实现人工繁育啦!澜沧江流域的光唇裂腹鱼、金沙江流域的细鳞裂腹鱼和鲈鲤,于今年四五月份实现人工繁育。这3种云南土著鱼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2010年,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和华能龙开口水电有限公司委托,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承担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澜沧江苗尾·功果桥水电站及金沙江龙开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管理及鱼类增殖技术研究。
在省渔业科学研究院观赏鱼与土著鱼类研究所副所长、苗尾·功果桥水电站鱼类增殖站站长刘跃天等科技人员3年多的努力下,光唇裂腹鱼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人工繁育。4月6日,鱼类增殖站进行第一批人工授精,获卵约8000粒、受精卵3000多粒,4月14日孵出鱼苗2200多尾。4月10日进行的第二批人工授精活动,卵子数量达4万粒左右,大约有2.6万粒卵子受精,8天后孵出鱼苗2万多尾。6月22日,在苗尾水电站成功举行了人工增殖1万尾光唇裂腹鱼放流活动。
在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与设备管处处长、龙开口水电站站长冷云等科技人员3年多的努力下,龙开口鱼类增殖站突破了细鳞裂腹鱼和鲈鲤的人工繁殖技术。4月1日开展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4月22日最终培育出下塘鱼苗136尾;4月18日第二次做细鳞裂腹鱼人工催产,获卵32336粒,5月8日获下塘鱼苗22536尾。在云南省首次实现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成功。5月19日开展鲈鲤人工催产,5月21日获卵3400粒,6月5日获得下塘鱼苗2856尾。
从2010年至今,省渔业科学院在3个鱼类增殖站的研究,已经让短须裂腹鱼、岩原鲤、巨魾、叉尾鲇等7种土著鱼实现人工繁育。人工繁育的土著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增殖放流。据分析,这对减少水电工程对江河江鱼类资源的影响,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