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杭州余杭区:“芦苇稻”与虾共生 增产又增收

杭州余杭区:“芦苇稻”与虾共生 增产又增收

发布时间:2016-05-09 11:27:4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336)  评论:0   赞:0
[导读]在农村的池塘里不仅可以养虾,还可同时种水稻。这样的“鱼稻共生”模式,你见到过吗?在余杭区仁和镇永胜村,水产养殖大户杭勇在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着在青虾养殖塘中种植“芦苇稻”,效果蛮不错…

  在农村的池塘里不仅可以养虾,还可同时种水稻。这样的“鱼稻共生”模式,你见到过吗?

  在余杭区仁和镇永胜村,水产养殖大户杭勇在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着在青虾养殖塘中种植“芦苇稻”,效果蛮不错。

  “芦苇稻”不是一般的稻,它是浙江大学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高效水稻良种,特别适应水产养殖业和湿涝地等环境。它长得很高大,“身高”可达1米8,形状很像芦苇。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凡介绍说,这种水稻抗性好、根系发达,能在1米以上水深环境中生长。

  2012年6月,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在余杭、富阳等地试点开展芦苇型鱼稻的种植应用。

  “鱼稻共生,这里的鱼也包括了虾、蟹、鳖等。将芦苇稻应用于水产养殖上,不但可以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提升水产品的质量,还可实现粮食增产。”陈凡说。

  原来,长期水产养殖条件下,饲料和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容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养殖病害多发。鱼稻共生,水稻吸收了“肥料”,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少用药或不用药,对环境的面源污染降低了;鱼虾成活率高了,生长速度快了,产品品质也提升了。另一方面,鱼虾也起到了“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2012年,杭勇的虾稻共生试点实施面积120亩,芦苇稻谷亩产146公斤,青虾亩产101.3公斤,累计净收入达58.35万元,较传统养殖青虾方式每亩增收1320元,商品虾售价提高了13.4%。

  据了解,今年,杭州市将进一步加大芦苇型鱼稻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实现促养增粮。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