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新疆兵团第二师二十四团首次繁育白斑狗鱼填补南疆地区空白

新疆兵团第二师二十四团首次繁育白斑狗鱼填补南疆地区空白

发布时间:2016-05-09 10:36:16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05)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为彻底解决幼苗繁育这一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今年,新疆兵团第二师24团积极调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建成首座特色鱼种繁育基地,成功繁育100万尾白斑狗鱼首次获得成功,填补了南疆地区空白为该团以及周边区…

  【导语·为彻底解决幼苗繁育这一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今年,新疆兵团第二师24团积极调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建成首座特色鱼种繁育基地,成功繁育100万尾白斑狗鱼首次获得成功,填补了南疆地区空白为该团以及周边区县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水产苗种。

  “现在太方便了,在不用到北疆石河子去调鱼苗了,以前3-5块钱一条,都是在那边装袋打氧气,然后用飞机空运过来的,风险大,还容易死,现在我们自已繁育的,一条鱼的成本才0.5元,一年成本节约了快5万元,这是刘长俊告诉笔者的。”

  5月5日,笔者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四团鱼工刘长俊池塘鱼苗繁育基地,孵化后逐渐有小鱼苗产出,通过30多天的孵化繁育的鱼苗取得新的进展,近100万尾白斑狗鱼鱼苗长势喜人,由于本地繁育的鱼苗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又减少了中间的运输成本。

  白斑狗鱼是生活在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中的冷水系珍稀特有鱼类。由于该鱼种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肉质坚韧少刺,且观赏性强,当年养殖便可出塘,一直被中亚各国视为鱼中“软黄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该鱼种一直面临着绝迹的危险,通过北疆地区的人工繁殖,在南疆地区进行养殖,由于新疆早晚凉,冬季又寒冷,池塘冰层厚度达到80公分,这些因素都适应它的生长环境。

  为彻底解决幼苗繁育这一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难题,24团在兵、师、团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鱼种繁育取得突破进展,今年,24团积极调整渔业养殖品种结构,建成首座特色鱼种繁育基地,成功繁育100万尾白斑狗鱼首次获得成功,填补了南疆地区空白,为该团以及周边区县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水产苗种。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