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浙江海宁市积极探索池塘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模式

浙江海宁市积极探索池塘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模式

发布时间:2016-05-09 10:34:37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88)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近年来,“稻田养鱼”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结合“五水共治”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浙江海宁市计划至2017年,推广应用稻鱼共生种养总面积3000亩,投入资金240万元。这是该市甲…

  【导语·近年来,“稻田养鱼”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结合“五水共治”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浙江海宁市计划至2017年,推广应用稻鱼共生种养总面积3000亩,投入资金240万元。这是该市甲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巨大的研究与推广价值。

  近年来,“稻田养鱼”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结合“五水共治”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我市计划至2017年,推广应用稻鱼共生种养总面积3000亩,投入资金240万元。

  池塘稻虾鳖生态共生技术模式将粮食生产引入到池塘中,以水产养殖为主,适合广大水产养殖户推广运用,通过发挥生态共生效应,不仅具有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而且具有净化池塘水质、减少水产养殖污染、增加粮食产量等社会、生态效益,符合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是我市甲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有巨大的研究与推广价值。

  我市2014年鱼类产业提升项目承建单位京旺种养专业合作社,拥有丰富的池塘生态共生养殖经验,今年准备在600余亩虾鳖混养塘中种植“鱼稻”(据了解,这种新型水稻由浙江大学利用现代诱变技术培育而成,稻株高度可达1.2米,叶片大而长,抗病虫性好,每根稻节上可形成发达的水生根,种在1米多深的水里看起来就像芦苇,故名“芦苇稻”,经过审定为一种适宜鱼塘种植的水稻品种,简称鱼稻),将盛旭养殖精品园200亩面积作为试点基地,开展“鱼稻”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插秧模式,不同种植形式;虾鳖不同混养密度的稻虾鳖合理共生探索试验,争取找到最适宜的池塘种稻技术模式。从而建立一种“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稻不施肥而茁壮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该技术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池塘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是对稻鱼共生技术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