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水产养殖户要谨防养殖池塘发生“转水”现象

水产养殖户要谨防养殖池塘发生“转水”现象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8:33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75)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在高产精养池中,由于鱼种放养密度较高,饲料投喂量较大,施肥量大,鱼池水质较肥,透明度低,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利于肥水鱼生长。有时池水中经常形成蓝绿色或绿色带状或块状水华,…

  【导语·在高产精养池中,由于鱼种放养密度较高,饲料投喂量较大,施肥量大,鱼池水质较肥,透明度低,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利于肥水鱼生长。有时池水中经常形成蓝绿色或绿色带状或块状水华,其中裸甲藻、隐藻、绿藻的数量较多,当某些藻类繁殖过快,遇到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使水质发生突变,发生“转水”。

  在高产精养池中,由于鱼种放养密度较高,饲料投喂量较大,施肥量大,鱼池水质较肥,透明度低,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池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利于肥水鱼生长。有时池水中经常形成蓝绿色或绿色带状或块状水华,其中裸甲藻、隐藻、绿藻的数量较多,当某些藻类繁殖过快,遇到天气不正常时,容易大量死亡,使水质发生突变,发生“转水”。池水变成臭清水,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引起严重浮头,甚至发生泛塘现象,如5月30日,大丰市西团镇顾某鱼塘因此发生泛塘死鱼现象,有些鱼池经加注新水和及时开动增氧机可以解救,但仍有部分鱼池因解救无效而泛塘。

  如何预防池塘“转水”,防止因“转水”而发生泛塘呢?

  当形成水华时,由于藻类大量繁殖,使池水中的氮、磷含量急剧下降,成为限制藻类正常新陈代谢的因素。经常观察水色变化,及时每亩鱼池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公斤,可有效保持较长时间的水华而不发生“转水”。当池水已发生“转水”时,大量鱼类严重浮头,应及时加注新水和开动增氧机,同时每亩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公斤,可在1-2天内使水质好转,对浮头鱼进行解救。施肥最好在上午8-9点钟进行,先将过磷酸钙敲碎,放入25倍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全池均匀泼洒;池水酸性太大,还可每亩用10-20公斤生石灰化水泼洒全池,调节PH值,有利于肥料的充分利用。

  水质突然变红、变黑、变黄、变白的原因,如何处理

  变红——指水体浮游生物繁殖受到限制,营养盐不足,PH值低,溶氧少水质要“转水”

  变黑——指水体有机物污染严重,物质循环受阻,溶氧低。

  变黄——指浮游生物细胞老化,水质调节差,缺少氮、磷。

  变白——指小型蓝藻滋生,鱼类既不能利用又会放出毒素,不利鱼类生长。

  处理:

  (1)经常注水和增氧机增氧

  (2)适当施用磷肥

  (3)施用生石灰全池泼洒(30克/立方米)或二氧化氯0.3-0.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4)消毒后3-4天施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复合微生物,芽孢杆菌等,用量5~10克/立方米。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