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提出秋季鱼池水质调节指导性方案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提出秋季鱼池水质调节指导性方案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4:5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76)  评论:0   赞:0
[导读]秋季是精养鱼池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摄食旺盛、生长快。为了更好地做好秋季渔业生产,东昌府区渔业专家组提出了秋季鱼池的水质调节指导性方案。一是定期搅动池体。目的是翻松底泥和混合上下水层,从而促进鱼池底部有机…

  秋季是精养鱼池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摄食旺盛、生长快。为了更好地做好秋季渔业生产,东昌府区渔业专家组提出了秋季鱼池的水质调节指导性方案。

  一是定期搅动池体。目的是翻松底泥和混合上下水层,从而促进鱼池底部有机质的分解,释放出底泥吸附的营养,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1—2周搅动1次。方法是:人工池中用长柄耙子或直接用脚搅动,或人在岸上像拉网一样拖铁索搅动,搅动池底应在晴天和有风的日子进行。

  二是定期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适当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减弱或消除老水对鱼类生长的不良影响。在秋季鱼类生长的旺季,一般鱼池每7—10天就要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若池水恶化或浮游生物组成失衡时,应先放出原池中水的1/3—/2后,再加注新水。

  三是适当追施化肥和生物肥。秋季适当地追施化肥和生物肥,可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鱼食用。同时鱼池中的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类,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一般每亩鱼池每次施用尿素1.5—2.5公斤,磷肥2.5—5公斤,每7—10天一次。

  四是开增氧机增氧。在黎明前和雷雨前鱼类浮头时,开增氧机增氧,可以促进池水对流,增加溶氧和发散水中有毒气体,有效地防止鱼类泛池。开增氧机时要注意“三开”:即晴天时中午开机,阴天时次日清晨开机,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时半夜前后即开机;“两不开”:即傍晚不要开机,阴雨天白天不要开机。

  五是药物适当调节。适合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一是生石灰。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15—20公斤,制浆后全池泼洒,一般每10天泼洒1次。二是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每15—20天全池泼洒1次。此外,鱼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0.5克;蓝藻过多,可用硫酸铜抑制,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毫克。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