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甘肃平凉华亭县康喜元在“珍珠水”养出了“富贵鱼”

甘肃平凉华亭县康喜元在“珍珠水”养出了“富贵鱼”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1:39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37)  评论:0   赞:0
[导读]【导语】大南峪村之所以如此灵动如此美,源于村子西南角有一座钟灵毓秀的山,山脚下有一股胳膊般粗的水柱常年流出,流动中被凸嵌在坡道上的矮石阻挡、击碎,阳光照耀下颗粒状的水珠仿佛七彩珍珠晶莹剔透,村民称之为“…

  【导语·大南峪村之所以如此灵动如此美,源于村子西南角有一座钟灵毓秀的山,山脚下有一股胳膊般粗的水柱常年流出,流动中被凸嵌在坡道上的矮石阻挡、击碎,阳光照耀下颗粒状的水珠仿佛七彩珍珠晶莹剔透,村民称之为“珍珠水”。

  金秋时节,走进关山脚下的甘肃平凉市华亭县策底镇大南峪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桥,流水,农家别院;池塘,游鱼,笑声一片……好一幅美丽和谐的江南水乡图。

  大南峪村之所以如此灵动如此美,源于村子西南角有一座钟灵毓秀的山,山脚下有一股胳膊般粗的水柱常年流出,流动中被凸嵌在坡道上的矮石阻挡、击碎,阳光照耀下颗粒状的水珠仿佛七彩珍珠晶莹剔透,村民称之为“珍珠水”。

  “这‘珍珠水’甘甜可口,就这样白白流淌掉真可惜,用它能不能发展什么产业,给村里创造财富。”爱动脑筋的村民康喜元看到家乡的山泉水富含矿物质,就动起了用山泉水养鱼的念头。

  说干就干,2008年一开春,康喜元就叫来挖掘机,在山脚下的沼泽地里挖出了6个鱼塘,建立了养鱼基地,开启了致富门。

  万事开头难,鱼塘建成后,康喜元从外地引进了一些大鱼和鱼苗混合放养,由于没有养殖经验,鱼苗大多数被大鱼吃了,损失惨重。

  不服输的康喜元并未气馁。“不会就学,我看天底下没有学不会的,只要自己认定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做好。”于是,他一边上门向县内一些养鱼户请教养鱼经验,一边到书店购买养鱼技术书籍和光盘,上网查阅养鱼资料,把技术要点记下,边学边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间,善于钻研的康喜元探索出了三步养鱼法:“第一步,‘大小分居’。把从外地购来的鱼苗放到一个鱼塘里单独放养,剩下的五个鱼塘喂养大鱼,发展垂钓业,这样既可避免大鱼吃小鱼,又能增加收入。第二步,‘逐年分家’。一年后,把长到八九寸的幼鱼分家到2个鱼塘中;再过一年,幼鱼长成成鱼后,再分家到三个鱼塘,这样鱼始终生长在宽松的环境中,饲料和供氧都很充足,生长就快。第三步,‘卖大补小’。三年养鱼期,长到两三斤的成鱼就能上市,卖出大鱼,补进小鱼,这样就可实现大、中、小三代递次循环发展。”现在,谈起山泉水养鱼,康喜元俨然成了“土专家”,“放养育苗、‘逐年分家’时都要选择气温低的时候,鱼的活动力弱,放养和‘分家’时不易产生创伤;每天要定时巡视鱼塘,给鱼喂食;鱼饲料要用咱这村子自己产的无污染的玉米、小麦蚕豆,这样喂养出的鱼更‘绿色’有营养……”

  康喜元说,外地气温较高,用河水和湖水养鱼周期短,虽然两年就能上市,但鱼肉不够瓷实,肉质粗;而这山泉水一来温度低,延长了鱼的生长周期,别人的鱼养两年,他的鱼则要养上四年,慢工出细活,这样养出的鱼肉质鲜嫩也更瓷实,吃起来有揉劲;二来山泉水富含矿物质,养出来的鱼营养丰富,没有土腥味。正因为这样,我这“珍珠水”养出的“富贵鱼”更金贵,一斤能卖到15元,而且一上市便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

  金秋时节,漫游在大南峪村“珍珠水”养鱼基地,泉水叮咚,小山环抱的一个个池塘里垂柳倒映,鱼妖潜游;鱼塘边垂钓的游人笑容满面,休闲游戏,和谐自然。“现在,我这儿都成城里人休闲的‘后花园’了,每逢周末和假期,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垂钓休闲,每人收100元的垂钓费,一天就有两三千元的收入。”康喜元乐滋滋地说,“下一步,我想在鱼塘附近建起小木屋,经营起农家乐,烤上‘富贵鱼’,炒上土鸡蛋,炖上土鸡,打响‘农家品牌战’,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垂钓、休闲、用餐,带动村里经济发展。”谈起“珍珠水”养“富贵鱼”,带动村民发家致富的打算,康喜元充满了信心。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