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蛋鸡育雏舍科学管理四要素

蛋鸡育雏舍科学管理四要素

发布时间:2016-05-09 10:03:1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77)  评论:0   赞:0
[导读]1、适宜的温度:进鸡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舍内温度要达到32~33℃,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温度降低2~3℃直到18~20℃为止。育雏舍温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适时降温,并根据雏鸡分布状态来调整温度…

  1、适宜的温度:进鸡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舍内温度要达到32~33℃,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3~35℃,以后每周温度降低2~3℃直到18~20℃为止。育雏舍温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适时降温,并根据雏鸡分布状态来调整温度。如雏鸡挤堆,发出尖叫声说明温度低。如果雏鸡远离热源或张嘴气喘说明温度过高。雏鸡安静,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中。

  2、合理的湿度:一般在10日龄前因舍内温度高、干燥、雏鸡的饮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适当地往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鸡的饮水量、采食量也相应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14~6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病期,所以注意保持舍内干燥,防止球虫病发生。

  3、科学的密度:1周龄时以每平方米50~60只、2~3周龄时30~40只、4~6周龄10~14只最好,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否则鸡只抢水、抢料、强欺弱造成鸡群整齐度低,严重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4、充足的光照:开放鸡舍的光照程序依育雏季节而异。春季育雏,前三天23.5小时光照,4~7天18小时光照,8天以后按当地夏至昼长时间补充光照,到夏至以后自然光照,直到18周龄以后再按产蛋期逐渐补充光照。总之,育雏育成阶段光照时间应由长变短或保持恒定,绝对不能由短变长,以防过早成熟,影响蛋重和以后的产蛋量。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