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红南瓜育苗注意3病害

红南瓜育苗注意3病害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1:0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03)  评论:0   赞:0
[导读]1.猝倒病:猝倒病和立枯病多发生在近地面的茎基处,从发病到倒苗只需一天的时间,此病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幼苗发病,大多从根茎部开始,初为水渍状,并迅速扩展,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根茎…

  1.猝倒病:猝倒病和立枯病多发生在近地面的茎基处,从发病到倒苗只需一天的时间,此病出苗前染病,引起子叶、幼根及幼茎变褐腐烂。幼苗发病,大多从根茎部开始,初为水渍状,并迅速扩展,在子叶仍为绿色、萎蔫前,根茎部就缢缩变细,幼苗即贴地倒伏死亡。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及周围床上产生一层白色棉絮状霉。开始往往仅个别幼苗发病,条件适宜时,以这些病株为中心,迅速向四周蔓延,田间常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2.立枯病:立枯病比猝倒病发病要晚枯死过程也是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直至枯死但仍能直立。幼苗出土后及大苗均可发病,以大苗发病率较高,一般多发生于育苗的中、后期。受害幼苗和幼株主根及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不定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病苗茎叶白天萎蔫,夜间和清晨恢复。病斑继续向四周扩展,并逐渐凹陷,最后绕茎1周,茎基部变褐色腐烂,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皮层开裂呈溃疡状,最后病株收缩干枯,植株死亡,但一般仍立而不倒,所以称为立枯病。潮湿条件下,在发病部位及其附近表土可见到淡褐色蛛丝状的菌丝体,后期形成粒状菌核。猝倒病、立枯病这两种病害的病苗和附近土壤都可以长出白色菌丝,猝倒病病部似白色棉絮,立枯病的比较稀疏但后期可能集结成小菌核。

  3.根腐病:主要危害胚根、幼根,有时病害扩展到茎基部,引起幼苗腐烂,病苗地上部分先萎蔫,茎叶后变黄,然后再枯死,切开病苗茎基部可以看到维管束变褐色。

  上述病害的防治方法:

  1.土壤处理:首先选择肥沃疏松且多年未种蔬菜的床土,必须对床土进行药剂处理。用瑞毒霉、多菌灵等按照比例均匀对水喷洒在苗床上。苗床土切莫用大田喷施过除草剂的土,以免造成幼苗不长或者生长缓慢。也可用育苗介质直接育苗,以减少苗期病害的发生。

  2.种子处理:所购种子播种前,首先在阳光下晾晒2小时左右,以杀灭病菌,预防带菌种子入土。还需用种子处理剂拌种,以预防病害。

  3.苗期药剂防治:上述病害发病初期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间隔7天连续防治两次,发病初期也可用多菌灵按照说明对幼苗灌根。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