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专种“稀有”菜 还要会“吆喝”

专种“稀有”菜 还要会“吆喝”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9:15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12)  评论:0   赞:0
[导读]“今年的西兰花太好卖了,三块五一斤还抢手得很。”近日,潼南柏梓镇中渡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谭希跟笔者说起今年西兰花的行情,高兴得合不拢嘴。“西兰花是一种高价值的蔬菜。”谭希介绍说,他这片西兰花有140多…

  “今年的西兰花太好卖了,三块五一斤还抢手得很。”近日,潼南柏梓镇中渡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大户谭希跟笔者说起今年西兰花的行情,高兴得合不拢嘴。

  “西兰花是一种高价值的蔬菜。”谭希介绍说,他这片西兰花有140多亩,亩产在2500斤以上,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这一季西兰花可实现销售收入120多万元。

  血本无归后忙“充电”

  2011年,在外打工的谭希回到家乡柏梓镇中渡村。看到稻谷收割后,稻田闲起很是可惜,他决定租用乡亲们的冬闲田种青菜头。但他种下的470亩青菜头,遇到了滞销,几乎血本无归。

  面对困难和挫折,谭希没有气馁,他决定给自己“充电”。他专程到云南省呈贡县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又到山东省寿光市“交学费”学习西兰花、“一串铃”青南瓜等各种蔬菜的种植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潜心钻研学习,谭希成为了一名蔬菜种植“专家”。

  人无我有种“稀有”菜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这是谭希学习后总结出的理念。经过调查,他发现,潼南虽是蔬菜种植之乡,但大多菜农都喜欢种萝卜和甘蓝,少有菜农种植西兰花。

  谭希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决定试种西兰花。获得成功后,他将西兰花种植面积扩大至40亩,平均亩产达到2000斤,每斤卖到2元,仅3个月时间,就实现销售收入16万元。

  去年11月下旬,他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40亩。让他高兴的是,这一季西兰花亩产达到2500斤,市场价卖到3.5元1斤。

  谭希告诉笔者,种蔬菜,品种很重要,人家都种时,切记不要盲目跟风。种蔬菜前,一定要摸清市场行情,你种的蔬菜市场上有没有,是否畅销?这一点特别重要。

  南瓜,很多消费者都爱吃。潼南不少菜农都种植了南瓜,特别是蜜本南瓜,这个品种通常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采收,而在四五月份,一般没有南瓜销售。谭希看准这一商机,决定种植南瓜新品种。

  “今年,我栽种了45亩‘一串铃’青南瓜,这个品种3月初栽种,4月中旬采收,亩产上万斤,亩产值近2万元。”谭希说,别人卖老南瓜,他卖嫩南瓜,填补了市场空白。

  好品质还要靠好“吆喝”

  “要种好蔬菜,种出效益,光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还不行,还要会销售。”谭希说。

  “产品质量是蔬菜畅销的关键。”谭希说,他种植的蔬菜,不施化肥,全部施用农家肥,不打农药,全部采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确保生产的蔬菜达到无公害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为打开销路,谭希首先想到了“农超对接”,他将生产的西兰花带到重庆新世纪连锁超市、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请经销专家鉴定,让市场试销。同时,他还邀请超市和农贸城的经销商到基地,实地察看蔬菜生产环节,增加购销双方的了解。

  谭希的蔬菜很快赢得了客商们的青睐,他们不仅包销谭希种植的140亩西兰花,就连刚栽种的40亩“一串铃”青南瓜,也定下了“娃娃亲”,以每斤1.5元的保护价全部收购。

  “下一步,我们在搞好市场批发的基础上,还将采取销售直供模式,直供单位和家庭。”谭希介绍说,他正着力建设电商销售平台,客户可通过这一平台直观了解蔬菜的生产环节、种类、品质、数量、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这种经营模式,直接把新鲜蔬菜送到消费者的手中,既保证了蔬菜的新鲜程度又减少了销售环节,利润高了,客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

  文 特约通讯员 李云喜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