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东宁市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多方共赢 探索持续增收之路

东宁市发展新兴产业 促进多方共赢 探索持续增收之路

发布时间:2016-05-09 10:14:40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220)  评论:0   赞:0
[导读]东宁市“太平大地大果榛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现有成员54户,固定资产832万元,基地榛子总面积1060亩,栽植大榛子11万株,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千亩榛子园,是东宁市发展生态产业富民利县战略最直接的受益者,…

  东宁市“太平大地大果榛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现有成员54户,固定资产832万元,基地榛子总面积1060亩,栽植大榛子11万株,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千亩榛子园,是东宁市发展生态产业富民利县战略最直接的受益者,更是东宁市生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缩影。

  一、合作发展,带领农民致富。2013年,东宁市东宁镇太平沟村54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与大榛子栽培示范园出资人盛艳景联合成立了大榛子种植合作社,前9年由出资方租用农民土地,每亩地付农民租金:分三个三年,第一个三年300元/亩;第二个三年400元/亩;第三个三年500/亩,9年后利润农民和出资方按4:6比例分成。合作社与黑龙江省林科所、沈阳高坎镇大果榛子研究所等部门密切合作,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种苗繁育为主,采取“四统一”,即统一采购榛子苗、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使大榛子生产逐步走入组织有序、服务专业、发展规模化的轨道上来。目前,大榛子已陆续进入结果期,2015年,榛子总产5000斤,合作社亩产收益1000元。三年后将进入盛果期,年产将达百万斤,届时,仅大榛子苗木、大榛子果实二项就可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2026年,力争带动全市种植规模达到20万亩,实现总产5000万公斤,产值实现1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加收入2万元。

  二、招引能人,共谋事业发展。2013年,从太平沟走村走出去的女强人盛艳景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看准了大榛子产业的美好“钱”景,更为了回报家乡,将生意场上多年积累的资金投入到大榛子产业发展上,将发展大榛子做为自己转战农业的主打品牌。2014年,合作社已将大榛子申请了“榛留恋”商标,并注册了科研所,建设了600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3-5年后,合作社将把自己生产的以榛仁为原料的糖果、榛子粉、榛子酱、榛子油等推出东宁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目前,合作社正在运作“互联网+榛子”电商模式。截止2015年,合作社累计投入资金约858万元,千亩榛子园俨然已经成为东宁市生态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一个集种植、繁育、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

  三、保护生态,荒山变身青山。大榛子根系发达且呈放射状平移生长,具有一定的固土作用,并且对耕地质量要求不高。太平泉村大部分耕地都是坡岗地,多年来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被泥石流、山洪“撕裂”破坏的耕地占全村耕地的20%,严重影响了农民日常生产生活。千亩榛子园就是大榛子合作社将1000多亩集中连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全部吸纳过来建设而成的,大榛子使农民多年无奈放弃耕种的土地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实践证明,千亩榛子园对太平泉村多年的水土流失顽疾起到了相当显著的化解作用,不仅给荒山盖了被子,还使农民赚了票子,过去的超坡荒地变成了绿色屏障,过去的不毛之地成为了绿色银行!

  大榛子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流金产业,在东宁市委、市政的高度重视下,必将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上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