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乌梅丸的作用

乌梅丸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6-08-08 14:39:0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36)  评论:0   赞:0
[导读]不知道大家听过丸没有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功效。乌梅丸【名 称】乌梅丸【出 处】《伤寒论》【分 类】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组 成】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十两 黄连…

不知道大家听过丸没有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功效。

【名 称】乌梅

【出 处】《伤寒论》

【分 类】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

【组 成】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十两 黄连十六两 四两 (去皮炮)六两 蜀椒四两 桂枝(去皮) 人参黄柏各六两

【方 诀】①乌梅丸中细辛桂,参附椒柏姜连归;蛔厥久痢皆可治,安蛔止痛次方珍。②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蛔寒厥剂。

【功 用】温脏驱蛔

【主 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用 法】以苦酒(即醋)渍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成泥;余药研为细末,与乌梅泥和匀,加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9克,日三服。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方 解】

本方由10味药组成。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窜扰所致的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方中马梅味酸,苦酒醋渍而重用,既可安蛔,又能止痛,故为主药。蛔动因于脏寒,故以干姜、附子、细辛、蜀椒、桂枝温肾暖脾,以除脏寒;且五药皆辛,李可制蛔,其中细辛、蜀椒更具杀虫之用,故又可助乌梅安蛔止痛;素病蛔疾,必损气血,故又以人参益气,当归养血,合而扶正补虚;俱为辅药。佐以黄连、黄柏苦寒清热,兼制辛热诸药,以杜绝伤阴动火之弊,且味苦兼能下蛔。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