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致富经]龚兴兰养猪:从地震中抢救出172头生猪之后

[致富经]龚兴兰养猪:从地震中抢救出172头生猪之后

发布时间:2016-08-01 18:14:41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13)  评论:0   赞:0
[导读][]从地震中抢救出172头生猪之后2009.12.14这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老县城,如今整座县城都废弃不用。这是距离老县城23公里的新县城,从2009年5月开始建设,这里每天都有上万名工人在加班加点,争取让那些失…

[]从地震中抢救出172头生猪之后2009.12.14

这是5.12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北川老县城,如今整座县城都废弃不用。

这是距离老县城23公里的新县城,从2009年5月开始建设,这里每天都有上万名工人在加班加点,争取让那些失去家园的北川百姓,能尽快拥有自己的新县城。

而北川人对新北川的建设,更是充满了热烈的期待!

龚兴兰:我每天晚上看到这里灯火通明,我心里就在设想一座五彩缤纷的新县城,我心里激动也高兴,我想以后我家的猪,从猪场卖过来就几分钟时间。

地震前,龚兴兰是北川县的养猪大户,年出栏上千头猪,2008年,龚兴兰获得北川羌族自治县青年创业大奖赛三等奖,就当她在北川县委礼堂接受颁奖时,震惊中外的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了!

地震中,龚兴兰虽然幸免于难,但是地震让她的猪场变成一片废墟,为保住仅存的猪,龚兴兰身陷孤岛15个日夜,含泪生产自救,可刚抢修的猪场又被大水冲毁,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酸和磨难。

如今,一座占地44亩、投资140万元的新猪场已经建成,龚兴兰用地震后幸存的172头猪带动老百姓创造了100多万元的产值。

龚兴兰:现在我们看到这边的猪是基本上已经配好种,就等待下猪仔,我相信我在一年以后,年出栏应该会达到5000头。

今年38岁的龚兴兰,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人,少数民族羌族。1998年,龚兴兰和丈夫买了一辆货车开始跑运输,靠跑运输每年的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2006年,龚兴兰看到丈夫全身长满了脂肪瘤,于是决定要养猪。

龚兴兰:医生叫我老公少吃肥肉,我老公恰恰喜欢吃这个肥肉,当时我就迸发一个念头,我要去养一种让老百姓吃了放心的猪肉。

医生让丈夫少吃猪肉,是担心猪肉中含有激素刺激脂肪瘤的生长,而丈夫偏爱吃猪肉,龚兴兰就决定自己养殖放心的猪肉,于是,就在禹里乡投资50万元养猪,这50万元是龚兴兰十年的积蓄,所以她养猪格外地小心。

龚兴兰:老百姓说我们养猪就养猪,不就是一头猪,你养猪你当成大熊猫在养。

为了预防猪生病,龚兴兰每周都要给猪吃预防感冒的。

龚兴兰:加的是柴胡、鱼腥草夏枯草还有野菊花

龚兴兰就这样小心翼翼养着猪,直到2007年5月,她一夜之间成了县里养猪行业的轰动人物。原来从2007年3月开始,北川县的几个大型养猪场相继爆发蓝耳病,龚兴兰养猪场虽然存栏量达到上千头,但没有一头猪被感染。

生猪经销商李福翠:我知道她的猪没有什么症状,我们拿来卖到外地,一般外面的猪得过病我们拉不过关。

一时间龚兴兰的猪成了抢手货,生猪价格最高时卖到8.5元一斤,她觉得自己的猪没有被传染蓝耳病跟长期喂中草药有一定关系。这一年,其他养猪户损失惨重,可龚兴兰却挣了25万元。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