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萧县打好产业扶贫“组合拳”,特色种养业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和扶贫工厂建设等产业扶贫工作有序推进,特别是电商旅游扶贫更是促进萧县与外界的紧密链接,促进农户增收!
1、特色种养业扶贫,扎实推进
深入实施以果蔬为主导的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着力培育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专业村,87个贫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建设,已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88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全面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
2、光伏扶贫,持续增收
萧县始终把光伏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 把好“程序、质量、收益、运维”四个关口,打造“光伏+”扶贫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33.3445兆瓦,带动贫困村87个,带动贫困户9167户,累计总发电量2987.36万度,实现发电收益2927.63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村均增收约5.37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约2684万元。
3、电商旅游扶贫,多点开花
实施村级电商扶贫驿站全覆盖工程,以产品助销、带动就业和帮助开办网店微店等方式带动1650户贫困户增收。采取景区+农户、农家乐+农户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累计带动4000人增收。
4、扶贫工厂,凸显特色
坚持以“就近就业、带动脱贫”为立足点,注重创新建设模式,注重多元发展,推广“龙头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合作社+扶贫工厂+贫困户”等模式,凸显萧县特色,实现“工厂门口建,就业促脱贫”。全县87个贫困村扶贫工厂项目实现全覆盖,今年再实施36个非贫困村扶贫工厂建设项目,累计带动1218名贫困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