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梅州是革命老区,长期以来靠山吃山,大力发展柚子产业。“由于柚果的利润比稻谷等农产品高,多年来,农民们自发地将自家的田地逐步改种柚树了。目前,梅州、平和及其周边地区柚子种植规模有近160万亩。柚类产业已成为梅州最具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梅州柚子生产粗放分散,如何提高柚子生产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如何通过品牌打造,擦亮“梅州金柚”这一块金漆招牌,成了梅州市有关政府部门的头等工作。近年来,梅州市主抓了3件事:一是打造“梅州金柚”区域品牌;二是整合科研院校资源,推动柚果生产、检验标准化;三是积极引进资本,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8月6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举办的2016第二届华南(梅州)柚类精英大会在广东梅州隆重举行。近400位来自柚子全产业链人士,包括国内知名柚类栽培专家、水果流通商、电商平台、种植户和政府相关农业部门等行业人士前来参与大会,共商柚子产业发展大计。
图为:2016第二届华南(梅州)柚类精英大会现场
据悉,此次精英大会旨在推动柚类产业健康向前,帮助柚农增产增收,提高柚类种植科技含量,促进柚类品牌建设,同时为广大柚农传经送宝,解决品质提升、线上线下销售流通,促进柚类产业升级发展。
南方农村报社总编辑陈永表示,随着近年来柚子产业的蓬勃发展,品质大幅提升,但行情却是跌宕起伏,加上其它新种产区的蜜柚陆续投产,梅州蜜柚渐渐失去早熟优势,市场压力逐年增大。因此,农户在解决卖难问题方面的需求非常急切。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梅州市农业局、梅州金柚协会等各地农业部门和协会等也一直都在积极想办法,谋出路。
“柚子市场潜力巨大,柚子产业大有可为,尤其是可以通过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整合线上线下力量紧密联动,以及延伸产业链等多项政策措施把我们的柚子推向全国,甚至是世界上更多的地方,从而增加柚农的经济效益。”陈永说。
图为:2016第二届华南(梅州)柚类精英大会现场
多位关注柚子产业或颇有柚子管理经验的知名农业专家、企业负责人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探讨柚类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南方农村报柚类资深行业记者李金玺也介绍《2016年国内柚类产业发展报告》。
沙糖橘等黄化严重,后继乏力,柚子能否在柑橘老区发展,又该如何预防黄龙病?会上,众多行业人士分享了高品质柚类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等一系列热门话题。
图为:专家报告
销售模式:网上销售兴起
毫无疑问,网上销售是今年农产品交易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各生鲜电商平台选将荔枝、龙眼等水果送到全国各地,现在蜜柚、沙田柚也被放上了网购快车。随着电商发展,不管是收购商还是柚农皆纷纷触网,今年梅州蜜柚的电商销售份额突增。
据了解,眼下梅州柚子电商销售悄然兴起,农户们也在不断寻思着通过微信、网购平台等互联网形式销售柚子,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知名度。除传统的批发和零售营销模式外,今年,梅州市还借力互联网、通过微信网店、京东、村淘等平台,促销梅州地区的柚子。
据了解,今年4月,梅县区印发了《梅县区关于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从2016年起(暂定三年),该区每年将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力争到2018年培育3至5家在全省范围内影响力较大的农村电商企业,培育农村电商创业人员队伍2000人,实现农村电商年销售额超10亿元。
会上,众多行业人士还将从高品质柚类种植管理技术,以及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等一系列热门话题,共同探讨产业背后的巨大潜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