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惠农网
惠农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首页>
热点资讯>
大棚杏鲍菇开启穷村致富门

大棚杏鲍菇开启穷村致富门

发布时间:2016-10-13 23:51:54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    阅读:(143)  评论:0   赞:0
[导读]金色的9月,塞外大地,秋风习习。在灵丘县落水河乡新河峪村西头的一排排土气十足的大棚前,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堆经过高温杀菌的看似废料的粉沫,被装进塑料袋,运进大棚,有规则地垒垛成墙。村民们告诉记着,这些…

  金色的9月,塞外大地,秋风习习。在灵丘县落水河乡新河峪村西头的一排排土气十足的大棚前,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堆经过高温杀菌的看似废料的粉沫,被装进塑料袋,运进大棚,有规则地垒垛成墙。村民们告诉记着,这些塑料袋再过两三个月,就会生出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这些名叫杏鲍菇的“娃娃”,正开启着村民们的致富门。

  集思广益 寻出路

  新河峪村地处灵丘落水河乡西北,依山靠川,省级公路穿村而过,全村187户,587人,耕地1426亩,人均2.4亩,村民的收入靠种植传统的农作物和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徘徊,长期以来贫困落后,是该村的最大特色。

  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改变贫穷面貌,是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一直苦苦思考的问题。他们先后尝试搞过仁用杏黄花菜的种植,但均不理想。出路在哪里?村两委班子并未失去带民致富的信心,他们三天两头开会研究。2010年3月,村两委干部赴河北唐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地村民通过种植杏鲍菇,经济收入大幅提高。

  我们何不也学人家杏鲍菇种植呢!为了避免盲目性,村委会聘来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查,结论是该村的气候及地理环境均适宜种植杏鲍菇。

  怀胎十月 生金娃

  宣传号召全村人搞杏鲍菇种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村民们的思想就是“不开窍”,其实,村民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首先远近周边地区均未搞过,二来听说这杏鲍菇也十分娇气,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好,就“完了”。谁敢用家里来之不易的钱去打水漂。

  不尝试,咋能知道结果呢!风险是存在的,想办法规避它!村干部认真劝导村民,并作出村干部先带头搞的决定。

  搞大棚要资金,村民大部分家境不好,20户参与户东挪西借筹到的钱,与实际所需相差还很大。不能泡汤!村两委班子分兵几路进城跑相关部门贷款。前前后后跑了20天,终于贷到70万元。

  破土动工,村西北30亩土地上响起了轰隆的机器声。

  与此同时,从唐山高薪聘请来的技术人员也进了村。

  所有的程序,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

  2011年的2月份,村民们乐了。20个大棚的杏鲍菇上市了!县城里的菜市场,饭店里的餐桌上,出现了新河峪村的杏鲍菇,食者都叫好。与此同时,来自河北、天津的客商也来了。每个大棚给种植户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两万元收入。

  抱团作战 扩规模

  尝到杏鲍菇甜头的村民们,信心更足了。2011年秋季,村民范四旦又建起了1个大棚。外出打工的郭玉才,返回了村子,搞起了大棚杏鲍菇。看着种植杏鲍菇有了大收入的村民,在后悔的同时也积极行动起来,生怕再错过了翻身的机会。

  大棚杏鲍菇种植参与户一下子达到了50户。2012年春季“秋收”每栋大棚净挣25000多元,较之前一年增收了5000元。

  今年7月,大棚杏鲍菇种植户成立了灵丘县睿欣种养专业合作社,他们将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河峪村杏鲍菇的成功种植,也“眼红”了周边村。目前周边村子乐陶山和黑涧沟村也建起了大棚,搞起了杏鲍菇种植。

版权申明:“惠农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全部或部分使用、转载、摘编、传播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当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须注明“来源:惠农网”。凡违反本条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惠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