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
  • 网站首页
  • 供应大厅
  • 采购大厅
  • 行情大厅
  • 惠农资讯
  • 惠农学堂
首页 > 资讯首页 > 三农政策
今年南方洪涝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今年南方洪涝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2020-08-19 10:35:19 三农政策

来源: 用户投稿  采编:编辑小兔  阅读:744

听声音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早、持续时间长,降雨分布广、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汛情发生正值早稻灌浆收获、中稻田间管理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时期,给水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灾害发生后,农业农村部组织水稻专家组,实地调研评估灾害影响,科学指导灾后生产恢复,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从实地走访和调研看,今年汛情区域相对集中,受灾程度最大的是早稻,一季中稻和双季晚稻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但由于种植面积扩大、技术保障增强等因素,水稻有望灾年实现丰收。

从早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局部地区早稻田块无法及时收获,倒伏和穗发芽现象严重,单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没有逆转增产的趋势。一是种植面积扩大。今年国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恢复早稻生产,休耕和抛荒田块得到全面恢复,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总产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据调查,今年湖南、江西、广东和广西4省(区)早稻面积明显增加,比2019年增加约470万亩。调研时各地反应,今年早稻受灾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要小很多。早稻主产区面积大幅增加给早稻受灾腾出了空间,为稳定水稻产量提供了面积保障。二是早稻群体构建合理。今年早稻生长期间,前期气象条件总体有利,温光水等资源匹配较好,秧苗素质好,具备丰产基础。据多点定点调查对比,今年早稻平均亩穗数21.1万穗,比上年增加0.2万;穗粒数115.4粒,比去年增加1.2粒;结实率77.4%,比去年减少1.1个百分点;千粒重24.6克,比去年下降0.4克;理论产量388.6公斤,比上年下降5.3公斤。三是技术保障增强。我国超过1000万亩早稻种植的省份共4个,广东、广西两省(区)受洪涝影响不大,湖南、江西两省受灾较重,受灾区域以沿江沿湖地区为主。这些区域历史上灾害频发,抗灾减灾意识较强。近年来,随着规模化经营主体增多,集中育秧面积不断扩大,烘干设备数量不断增加。集中育秧大幅度提高了秧苗质量,提高了作物本身抵御灾害能力;烘干设备为早稻抢收提供了保障,大幅度降低了灾害损失,使灾年夺丰收成为可能。

从中稻生产情况看,尽管洪涝灾害导致南方部分中稻生育进程推迟,无法及时晒田,分蘖受阻,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易发,但目前中稻处于苗期,后期回旋余地大,只要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单产和总产有望与去年持平。一是受灾区域集中。我国中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到北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稻区、西南稻区和长江中下游稻区,2019年种植面积约为3.04亿亩。调研发现,今年灾情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苏4省为主,由于该区域中稻正处于分蘖期,耐淹性强,对整体生产影响程度有限,成灾和绝收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河蓄洪区,占全国中稻面积比重不大。二是应对措施及时。灾害发生后,各地高度重视减灾工作,第一时间根据积水情况,采用机械排水或挖排水沟等方法,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渍水,减少积水时间,退水之后及时追施速效化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和高产群体构建。对受涝田块,可根据茎蘖数量,坚持分次排水、多次露田,调控群体质量,提高分蘖成穗率。中稻生长后期可根据不同种植方式、品种和苗情,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合理施用穗粒肥,适当增施钾肥,加速籽粒灌浆。三是储备技术成熟。近年来,对水稻洪涝灾害研究比较多,减灾技术成熟。对扬花期前的田块,可排出积水后加强水分调控和肥料运筹,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对扬花后的田块,可割苗蓄留再生稻,一般洪水退后3-5天割苗。割苗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以护根促芽,低留稻桩,留桩20厘米左右,确保再生稻大穗多穗高产,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灾害损失。

从晚稻生产情况看,洪涝灾害导致部分晚稻秧田被淹,秧苗素质偏差,早稻腾茬晚影响双季晚稻适时栽插,特别是机插秧超秧龄现象突出,苗高苗弱、返青期延长,不利于晚稻稳产高产。但晚稻生产也存在种植面积增加、技术储备充足等有利因素,只要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晚稻生产再获丰收有保障。一是面积有望增加。早稻作为双季稻的第一季,不仅影响当季,还会影响下茬晚稻。今年早稻面积增加为晚稻面积增加奠定了基础。当前,各地正在积极开展灾后恢复生产,确保晚稻种植面积。二是技术应用到位。调研发现,今年早稻让茬后,各地十分重视防灾减灾技术落实,施好“送嫁肥”、打好“送嫁药”,做到了抢时栽插,以密补迟,基本苗足。同时加强水肥调控,促早发快发,加快生育进程。三是减灾技术完善。对于秧田被毁,无法栽插的田块可因地制宜“早翻晚”,科学选择适宜的早稻品种,尽快抢晴播种,同时加强播后病虫草害防控,可有效减少灾害损失。

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生态类型多、资源禀赋各异。灾害往往是区域性的、阶段性的,一个区域或一季作物受灾,并不等于全年和全国减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从全国范围看,气候复杂多变,每年都有受灾减产的区域,也有无灾增产的地方,总量上实现相互补偿,空间调节余地大。从水稻本身看,有一定的群体自我调节和产量构成因素的补偿能力,个体和群体相互依存和制约最终形成不同的产量结构,比如亩穗数减少了,一定程度上穗粒数就会增加。实际生产中,只要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强化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只要应对措施到位、补救技术得当,大灾之年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关于今年南方洪涝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免费查看稻谷更多相关信息
推荐供应
粳稻谷 五常稻花香2号稻谷【鲜米机专用】早香稻谷龙凤山直供
1.65 元/斤
成交26.7万元
3小时前
黑龙江五常市五常龙凤山黎小二稻花香2号米店
稻谷 绥粳18号 /稻花香2号 自助碾米机专用
2.2 元/斤
成交4.2万元
2小时前
黑龙江宝清县黑龙江北大荒自助碾米机稻谷
五常稻花香稻谷,鲜米机专用(24年新谷)种植基地直供
不对版包赔
坏损包赔
2.75 元/斤
成交1.4万元
刚刚
黑龙江五常市五常市田秋水稻种植基地直供
长粒香稻谷营养新鲜2024年新稻谷水稻粳稻源头产地粮油企业
1.45 元/斤
5小时前
河南确山县宜园农产品
24年长粒优质稻,丰良优。重金属不超,有烘干,有嗮
1.27 元/斤
成交15.1万元
5小时前
湖北麻城市鹏鼎农贸
珠两优5298,24年新稻
1.54 元/斤
5小时前
湖北麻城市鹏鼎农贸
阅读推荐
爆文推荐
新农合医保网上缴费怎么交?

政策动态· 2020-11-20

171094人阅读

相关阅读
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政策动态· 2025-04-19

780人阅读

辽宁省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政策动态· 2025-04-01

826人阅读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

政策动态· 2025-03-31

828人阅读

山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政策动态· 2025-03-28

831人阅读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政策动态· 2025-03-28

821人阅读

写评论...
0字
•••
  • 网站首页
  • 供应大厅
  • 采购大厅
  • 行情大厅
  • 惠农资讯
  • 惠农学堂
图片
分割线
预览
文稿分类
设置
  • 保存文稿
  • 删除
•••
  • 网站首页
  • 供应大厅
  • 采购大厅
  • 行情大厅
  • 惠农资讯
  • 惠农学堂
文稿分类
•••
  • 网站首页
  • 供应大厅
  • 采购大厅
  • 行情大厅
  • 惠农资讯
  • 惠农学堂
请选择文稿要发布在哪个分类:
    输入手机号码,继续发文
    获取验证码
    收不到短信?试试语音验证
    继续发文
    • 删除
    • 取消
    取消
    发布
    评论
    •••
    • 网站首页
    • 供应大厅
    • 采购大厅
    • 行情大厅
    • 惠农资讯
    • 惠农学堂
      加载中...
      写评论...
      5秒后可关闭